12月19日,在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表示,强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区分定位,主要是强调专业学位类别与行业需求更加精准对接,强调不同领域人才培养相应的目标任务是不一样的,但并不意味着要窄化研究生知识面,不意味着把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同于一种技能型
2024-04-29 09:16来源:北京青年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中国教育报】今天,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介绍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有关情况;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介绍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分类的有关经验;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介绍了北京大学基础学
来源:【中国城市报】日前,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首次将“分类发展”作为整个文件的主题和中心,成体系地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分类发展;到2027年,两类学位分类发展实现格局性变化,学位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领域范围涉及多个国民经济行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学位法有针对性地破解了学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学位法律制度。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京 杨斯涵)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26日举行。对于考研学子而言,了解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区别,是报考的第一步。到底全日制学术硕士与全日制专业硕士有些什么区别?首先,培养目标不同。
学位制度是我国教育基本制度。小编从教育部网站了解到,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确立了我国学位制度,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要修改完善。
光明日报记者 李睿宸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学位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学位法的背景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突出亮点?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梁鹰就相关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学位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①学位法草案二审稿在学位授予条件中进一步明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区别,学术学位突出学术研究能力,专业学位突出专业实践能力。②明确答辩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答辩,答辩以投票方式表决,并当场宣布。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邢翀 梁晓辉)学位法草案23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完善了涉外学位方面的规定,加强涉外学位管理。2023年8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学位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专业学位是指在职人员通过专业性学习,毕业后获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学位的在职研究生教育比较注重实践。学员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使其再接受专业技术实训与指导,最终培养具备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社会职业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