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从西安北站开往太原南站的D2506次列车上,一场充满着浓浓“晋商风味”的旅客互动活动精彩展开。来自晋中市平遥县的非遗传承人田宝荣与乘客们分享着家传老月饼的美味,身着华服的“晋商大小姐”们与旅客合影留念,欢乐祥和的氛围萦绕在这列穿梭在晋陕大地的高铁列车上。
原标题:大西高铁运营10年来安全行驶9518万公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彦斌 通讯员 张秋生6月30日23时03分,随着司机游刚驾驶的D2570次动车组正点到达太原南站,太原机务段圆满完成了大西高铁10周年的值乘任务。
今年7月1日,是大西高铁(太原南至西安北)开通运营十周年之际。十年来,这条纵贯三晋大地的高铁线路,重塑时空距离,延伸发展触角,有力促进了山西乃至全国的人员往来、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深刻影响着沿线的城市格局、人口布局和经济版图,也见证着全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铿锵足音。
七月盛夏,烈日高温,代县西站建设工地上,一座巨大的主体钢架结构已拔地而起。作为一座全新的高铁站,代县西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附属工程将于7月20日前完成。随着代县西站等新建高铁站的紧张施工,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铁路(以下简称“集大原高铁”)距离年底具备通车条件的目标越来越近。
十年前,当大西高铁(大同至西安)宛如一条钢铁巨龙穿越三晋大地,正式开通运营时,它不仅仅是一条连接城市与城市的交通动脉,更是山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如今,这条被誉为“三晋动脉”的高铁已开通运营满十年,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为山西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月盛夏,烈日高温,代县西站建设工地上,一座巨大的主体钢架结构已拔地而起。作为一座全新的高铁站,代县西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附属工程将于7月20日前完成。随着代县西站等新建高铁站的紧张施工,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铁路(以下简称“集大原高铁”)距离年底具备通车条件的目标越来越近。
原标题:大西高铁:带“活”产业 带“火”文旅通讯员 孙任驰 科技日报记者 韩 荣在山西的叶状版图上,纵贯三晋大地的大西高铁缩短了地域间的时空距离,延伸了发展触角,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今年,大西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
列车在大西高铁驰骋(资料图片)。(扫描二维码看视频)十年前,大西高铁如一条钢铁巨龙穿越三晋大地,串联起晋陕两省,为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这条被誉为“三晋动脉”的高铁已开通运营满十年,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还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西高铁,北起山西大同,南至陕西西安,途经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渭南等城市,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树叶形三晋大地上的“重要叶脉”,十年来,大西高铁拉近了时空距离,促进了人员往来,繁荣了社会经济,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西高铁素有百年建筑之称,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是的确反映出了大西高铁修建速度的缓慢,自09年开工之后,至今都没有实现全线通车,这在整个铁路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大西高铁太原到西安段先竣工使用,后期原平到太原段也正常使用,现阶段只有大同到原平段没有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