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讲讲朱元璋封藩诸王的原因,首先说明一点,我国自西汉以来,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们都会将儿子们和宗室封王封爵,只不过有的朝代分封的诸王是掌握很大实权的,比如西汉和西晋,有的朝代册封的诸王基本就是个摆设,啥权力都没有,比如唐朝宋朝和元朝。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群臣的多次请求之下,终于答应正式登基,建立大明王朝。称帝后朱元璋除了将嫡长子朱标封为皇太子,将来继承皇位外,还将自己其他的儿子们都封为藩王。作为藩王到了一定的年纪便要前往封地就藩,并且爵位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传承下去。
藩王作乱明朝之前层出不穷,如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西周的三监之乱,这些都是藩王势力做大,开始挑战中央集权,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传奇的皇帝,从一个和尚,做到了万人之上的皇帝,并开创了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大明燕王朱棣的靖难大军终于抵达应天城下,金川门守将李景隆、谷王朱橞匆忙开门投降,执政不过4年时间的建文帝朱允炆最终焚宫失踪,朱棣就此登基继位,是为“明太宗”,后更为“明成祖”。
继周朝、西汉、东晋以后,明朝成为历史上第四个分封藩王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先后三次将自己的二十几个儿子分封为藩王,让诸子前往封地镇守,而朱元璋分封的这些的藩王,大多也与明朝有始有终,自洪武朝延续到了崇祯一朝,甚至是南明皇帝朱由榔在位时01朱元璋之所以会选择分封藩王,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