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在我们的病房里,我看着她去世的。”2023“磁波刀”亚洲神经科学创新学者峰会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孙伯民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回忆起这个令他记忆深刻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陶晓峰主任团队为患者李女士顺利实施子宫腺肌症磁波刀无创门诊治疗。子宫腺肌症是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
“我的手抖了有10多年了,甚至严重到不能自己吃饭,不能自己洗漱,虽然我别的地方没毛病,但是自己感觉成了一个废人,也不敢出去社交聚会。不久前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脑科无创诊疗中心15秒的超声波彻底治好了我的‘抖抖’病!”日前,接受无创磁波刀治疗的刘女士对记者述说。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陶晓峰主任团队为患者李女士顺利实施子宫腺肌症磁波刀无创门诊治疗。图说:九院放射科团队与患者合影 采访对象供图子宫腺肌症是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图/受访者提供做完磁波刀,三个月就成功怀上孩子了。这让42岁的徐女士惊喜万分。当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病区区长、主任医师郭友时,医生也感到高兴,“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怀孕了。
据了解,港大深圳医院是Insightec脑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系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首家在国内装机的医院,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开展 “磁波刀”临床服务的医院,开创了大湾区在脑部疾病无创无电离辐射治疗领域的新“里程碑”。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团队与患者合影。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供图子宫腺肌症是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1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
去年2月,该治疗系统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和以震颤为主型的帕金森病。近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创建人、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创建人李勇杰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脑部“磁波刀”具有三大优势:无创、安全和高效。
俗称“磁波刀”的“磁共振引导相控聚焦超声”技术,是近年来治疗特发性震颤和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的新兴方式之一,具有无创、可控、穿透力强等特点。目前,已有一款进口“磁波刀”产品进入中国。4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指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随年龄增长,患病率进一步增加,80岁以上超过4%。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见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中老年人“第三大健康杀手”。4月11日,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老年病”。帕金森病专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
4月11日是第26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防帕抗帕,全程管理。4月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举行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暨“郁金香之家“帕金森病友组织成立活动,帮助群众提高对帕金森病的认知水平,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9日电 (陈静 徐明睿)“帕金森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脑病中心首席专家、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医师、世界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WSSFN)秘书长孙伯民教授8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从临床上看,40多岁、50多岁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
“精准无创”地进入脑部手术,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随着神经影像学发展,术前靶点定位更趋精准。磁波刀治疗过程中,使用磁共振来定位治疗靶点所花费的时间和过程,相当于给患者做一次最短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CT检查。”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对第一财经记者形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