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过了江,已经闻不到一点儿难闻的气味了!”调研团成员发出感叹。近日,南京市政协、市科协组织科技科协界别的政协委员,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度走访调研了位于南京长江北岸的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扬子晚报网5月31日讯(通讯员 陶炎 郑舜 记者 梅建明)在第52届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5月30日,扬子石化举办了“大美扬子湾守护南京蓝”2023年“六五”环境日公众开放活动,邀请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新材料科技园区相关负责人、社区居民及媒体相关代表走进公司,围绕绿色生产与转型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江苏扬子石化聚焦应急管理,通过强化日常指导、组织桌面推演、举办实操培训和开展应急竞赛,全力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安全防线,至8月中旬,已组织各级应急演练数百次,演练计划执行率达100%,班组成员应对生产异常情况处置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来源:中国石化报】日前,靠泊在扬子石化16号码头的盛航008号油轮,将5600多吨石脑油卸入储罐后安全离港。这是该码头取得石脑油装卸船泊位资质后的首次卸船作业,可有效提高石脑油水路进厂效率,降低物流和贮运成本。图为盛航008号油轮在码头进行卸船作业。
【来源:中国石化报】入冬以来,扬子石化仪征输油站认真落实罐区风险防控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防冻防凝、消防安全排查等,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隐患,全力保障生产安全。图为12月24日,仪征输油站岗位人员和消防人员联合检查罐区重点部位消防设施。
【来源:中国石化报】近日,扬子石化水厂循环水冷却塔装置冷却塔一次开车成功。该塔投用后,除夏季气温较高期间需工业用水补充冷却水系统外,冷却塔循环水可完全替代原工业用水,大幅减少工业用水量。图为员工检查冷却塔装置运行情况。
【来源:南京日报】昨日,扬子石化烷基化装置人员坚守生产一线,确保设备平稳运行。扬子石化公司紧盯市场行情,根据产品价格走向,制定高负荷运行攻关措施,目前生产的“三苯”产量超年度计划日历进度4.7%,烷基化油产品产量较去年提升9.8%,增产创效明显,全力冲刺四季度。
自2021年以来,扬子石化先后在机关大楼电梯间、基层岗位操作室、基层车间办公楼、食堂等部位安装200多台分众电子屏,有效打通了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为做好形势任务宣讲、强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重要阵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春节前夕,扬子石化顺利产出低排阳极焦并完成质量检验,发给下游客户。这是该公司首次成功生产低排阳极焦,标志着高端石油焦产品生产实现了新突破。低排阳极用石油焦(简称“低排阳极焦”)是生产预焙阳极的原材料,而预焙阳极是铝工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
1月份以来,扬子石化全员齐心协力、鼓足干劲、争创效益,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增效创效措施落地见效,实现了新年首月开门红。扬子石化紧盯市场形势变化,滚动开展产业链边际效益测算比对,科学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
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是扬子石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实际举措,也是打造南京炼化一体化基地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按照计划年后将正式开车。目前项目正处于冲刺阶段,240多名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岗位,将度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扬子晚报网4月1日讯(通讯员 宁海宣 李维 陶炎 记者 笪越)在南京海事局全程维护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安全保障下,3月27日,从舟山驶往南京的“大庆456”轮载运原油,成功靠泊扬子石化16#码头。这是近年来进入长江宝塔水道最大载重吨的(4.
【来源:南京日报】12月5日,中国石化首个BARMS(蛋白基微生物填料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技术应用项目,在扬子石化水厂成功示范应用。该技术采用先进材料融合生物工艺,具有处理设施兼容性强、污泥产量低、处理负荷高、适应性好、耐冲击等特点,能够显著提升生化系统处理能力。
2023 年 11 月 10 日,中国石化与巴斯夫为位于南京的一体化生产基地内多套下游化学品装置扩建举行落成典礼。该一体化基地由双方以 50 对 50 股比共同出资设立的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巴斯夫)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