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四大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是人之根,阴阳是人之本,无论哪个出现不足,都说明身体不那么健康了,需要补一补了。首先是气虚。人之气源于肾气、脾气以及肺气,三者缺一不可,比如李东恒就说过,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
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延伸用来描述自然界和人身体中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或状态。阴阳阴,你可想象成是人体水或液体的部分,代表静态、内敛、湿润、寒冷等特性;阳,则是火或气体的部分,代表动态、外扩、干燥、温暖等特性。1、阴虚阴虚,是指体内的阴液(如血液、津液等)不足了。
阳气具有振奋、温煦全身的功效,因此当阳气亏虚时,会感觉全身异常的冷,在冬季尤其明显,夜晚睡觉的时候被窝基本上暖不热,这点女同志更为常见,从入睡到第二天早上被窝里都是凉的,同时小腹和手脚,一摸很明显发凉,感觉从体内散发寒气,平时会伴随精神乏力、神疲健忘、多梦易惊、吃不了凉的食物,一吃就拉肚子、喜饮热水、肢体发凉、大便稀软。
大家都知道有白天、黑夜之分,还有温暖、寒冷之分,但其实我们人体也是有阴、阳之分的。大家都知道肾是先天之本,为水火之脏,水是阴,火是阳,肾脏就好像一个大宅子,里边住着肾阴、肾阳两兄弟,它们两个要保持平衡,谁也不能强过谁。
不少人都知道自己肾虚,只要出现腰腿酸痛、力不从心的情况就去积极的补肾,但会发现有的人稍微补补就见效,有的人怎么补都没用,甚至越来越虚。问题就在于根本没分清自己肾虚的证型,没有分清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没补到点子上不说,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今天就教个自测小妙招,一分钟即可分清是那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