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茂名2月6日电 (孙秋霞 黄浩诗 冯建奎)走进茂名高州市泗水镇大翰村,只见近两万亩地种植着玉米、青瓜、茄子、丝瓜、苦瓜、油麦菜等“北运菜”,一垄垄菜田规整有序,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春节前夕,当北方田间霜雪满地,南方却是冬种冬管的农忙时节。连日来,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的冬种冬管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以便更好地迎接新一年的春耕。走进高州市泗水镇大翰村,近两万亩的冬种土地种植着玉米、青瓜、油麦菜等“北运菜”。
为了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云浮罗定市罗镜镇近年来积极引导种植户及村民加大对“冬闲田”“冬闲地”的综合利用率,通过“水稻—蔬果”等轮作模式,使“冬闲田”变成“增收田”。罗镜梅菜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春分前夕,随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永丰湾岛村最后一批莴笋运往佛山市场销售,湾岛第三经济合作社社长覃忠安算了一笔账:“我们种的莴笋33亩,亩产6000斤以上,销售额超过20万元。”该合作社还赶在春分前耙田整地,把田地交回给村民,确保春耕备耕不误农时。
来源:湖北日报 大棚里长势喜人的羊肚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宽宏 摄)3月24日,房县城关镇三海村邓平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从土里冒出来的灰褐色羊肚菌新鲜饱满,像一把把小伞,密密麻麻,长势喜人。夫妇俩手拿小刀小心翼翼地把采收的羊肚菌放入桶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晚稻收获后的农田没有闲着——绿油油的菜心长势喜人;百亩油菜花露新颜,蓄势绽放……近年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阳山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大力推行“稻稻菜”“稻稻油”“稻稻粮”“稻稻肥”等“双季稻+”轮作模式,在晚稻成熟收割后种植蔬菜、冬小麦、蚕豌豆、油
时至12月,走进黄岭镇上平山村,田里正洋溢着四季度丰收的喜悦。农户正头戴草帽,手提菜篮来回穿梭于田间。空气中弥漫着田野的芬芳,在一声声爽朗的笑声和交流声之中,一颗颗翠绿惹人的四季豆从藤蔓上采摘下来装入筐里,搬运上车,远销全国各地。“以前村里的田大多只种水稻,每到冬天就闲置。
【来源:羊城晚报】蔬菜长势良好寒露过、重阳至,四季更迭有序,正值冬早蔬菜种植的关键时期。在韶关乐昌市长来镇,各村群众正抢抓农时晴好天气种植冬早蔬菜,农户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在茂名高州市沙田镇的广袤田野上,一垄垄鲜嫩欲滴的冬种蔬菜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生机勃勃,这些看似寻常的蔬菜,却承载着当地群众满满的希望,成为群众家门口就业的“致富密码”,也为沙田镇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冬种蔬菜因主要销往北部,又被称为“北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