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原意是指首都所在地。随着地理和文化观念的延伸,“中国”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开始指代国境之内、华夏地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正式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来指代国家。不过在古代,还有一个国家也自称“中国”,这就是越南。1.
两宋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都是因为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中国北方的夷狄政权,自古以来就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从两汉的匈奴,到唐朝的突厥,再到宋朝的辽金,再到明朝的建奴等等,无不虎视眈眈,等待机会而取而代之。
【原文】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译文】孔子说:“夷狄之国尚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解析】本章是夫子对中原礼仪之邦礼崩乐坏的哀叹。(1)夷狄:古代对文化落后的中原以外民族的总称,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分。
都说,“朕”,自秦始皇始,成为皇帝专属的“至尊之称”。其实,甲骨文中已有“朕”字。且卜辞中,“朕”已借用为单数第一人称主格代词,作为在世之商王的自称。见“乙六九八八”“乙七一一九”“前四·四·七”“人二六九”等卜辞。前说亦有合理之处,因为甲骨卜辞中,“朕”还是方国名。
明天启三年,1623)六月,听说复州汉人数增长,理由接受明国“派来之奸细和札付”,将要叛逃,努尔哈赤派遣大贝勒代善、斋桑古、阿济格、杜度、硕讬等贝勒,率兵两万,前往.,将男人全部杀光,带回大量子女、牲畜。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唐朝曾经在历史上是最强盛的朝代,号盛唐,唐玄宗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之后便逐渐衰弱,到公元907年唐景宗时,被朱温取代。唐朝统治中国历22朝289年,在亚洲历史上都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