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于降肌酐的中药方剂有越婢加术汤、五皮饮、实脾饮等。但具体需要在专业医生辨证指导下应用。肌酐偏高的常见症状主要为水肿,表现以眼睑、头面、四肢甚至全身腹胀为主要临床特点,因此中医治疗肌酐偏高主要从利水消肿的方向进行辨证论治。
不外传的小方子,降肌酐的"王炸",别等要透析了才试。肌酐高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四十岁以上的朋友们来说,更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大家都知道肌酐一旦升高,就意味着肾脏可能出了问题,再不注意可能就要走到透析那一步了。别急,今天我说说我的观点。
黄芪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因其益气固表、利尿消肿等多重功效,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肾的作用,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健脾补中等功效,有助于改善肾病患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显著降低尿蛋白和肌酐水平,增强肾脏功能,促进尿蛋白的排出。
患者,王先生,38岁,肌酐530umol/l,尿素氮18.7mmol/l,血色素98.98g,尿蛋白3+,潜血3+,尿沉渣的镜检红细胞,10~15高倍视野。医院诊断为尿毒症,准备透析治疗。透析室医生看他很年轻,肌酐不算太高,便推荐他来我处先用中药试试,实在不行再透析也不迟。
今天科普应一个尿酸高、痛风肾、肌酐高、蛋白尿的尿酸性肾病粉丝请求,趁此机会也给那些平时痛风发作只抗炎镇痛,从不系统有效降尿酸的患者提个醒,如果还这样任由尿酸高高在上,几年过后,你也可能会走进痛风肾患者的行列,彼时的调节尿酸代谢的难度可以现在难多了。
尿酸高,12年慢性痛风性肾炎,脾肾两虚,用什么经方治疗?患者老张,56岁,长期慢性肾炎12年多,但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肾穿刺检查,一直坚持服用中药调理,肾功控制得基本正常,尿道白一个+,尿红细胞一个+,黏蛋白丁来在0.3~0.5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