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举行年度盛事“智瞻 2025”,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香港经济未来”为主题,邀请到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发表主题演讲,并会聚逾400位来自科技、金融、制造业等领域的业界代表出席。
国际研究机构的共识是到2025年左右,中国的人均GDP可以达到12700美元,达到高收入国家门槛。6月22日,在第六届“三江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林毅夫表示,201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640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
2024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腾讯财经联合国是直通车推出“两会问计”特别策划,对话经济领域的代表、委员,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前设定在5%左右。中国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哪些增长潜力可以挖掘?在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方面,究竟孰轻孰重?
红星资本局3月13日消息,今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68期举办。会上,北大博雅讲席教授、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学院院长林毅夫做主旨演讲,谈中国经济的压力和动力。
中新社香港1月16日电 题:林毅夫谈新质生产力:香港是最方便、最有利于创新的地方中新社记者 魏华都“香港可采取‘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策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未来产业、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从1978年年底到2023年,我国经济规模增加了47倍,这是一个奇迹。现在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845美元,而中国现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3000美元,我估计,快则到2025年,慢则到2026年,我们应该可以跨过这个门槛,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
3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作客“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网络视频采访间”,以视频连线形式接受了包括红星新闻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的“云专访”。 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林毅夫表示乐观。
【我是这样做学问的】作者: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名誉院长)20世纪80年代,我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赴美学习,1987年返回祖国,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在海外留学后返回内地工作的经济学博士,参与了很多改革开放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来源:【北大国发院】【承泽商学】第16期暨跨文化领导力论坛第89期2025年【中国-东南亚】关系再启航:从企业胜任力到全球胜任力如果说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很多企业家的必考题,那么与中国颇具地利之便和文化之缘的东南亚就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2019-11-09 22:43 羊城派文、图/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刘红艳11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19)上。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一带一路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做主旨发言。
来源:【北大国发院】在历史的长河中,博物馆不仅是时间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激发着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美的追求。1月11日,北大国发院MBA中心将联合北京地区21所海外高校校友会共同举办“博物万象:从历史到现代的艺术与自然之旅”活动。
作者:林毅夫、付才辉、卓唯佳(分别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满足深圳市民读者多样化的阅读文化需求,提升市民读者的文化体验感,元旦期间,深圳出版集团依托旗下六大深圳书城推出系列文化活动,精心策划了名家新书分享、主题展览、购书优惠等板块,为市民读者带来趣味、文艺的阅读文化生活,共度一个温暖温情的元旦假期。
本报记者 汪灵犀第十八届亚洲金融论坛现场。香港贸易发展局供图新年伊始,香港第一项大型国际金融盛事如约而至。以“启动增长新引擎”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亚洲金融论坛近日举办,逾130名全球政商领袖、科技专家和经济学家齐聚香江,探讨未来经济增长新力量及如何促进全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