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经常会有一种错觉:足智多谋、善用计策的诸葛亮老是、总是、又双叒叕用锦囊妙计助攻“队友”化险为夷、大败敌军。其实,从初出茅庐到病死在五丈原,足智多谋、算无遗策的诸葛亮仅仅用过3次锦囊妙计。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老子在《道德经》第11章写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老子还举例说明: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
南充高中 李承懋“精美的艺术品往往源于减法。”一位设计师曾如此阐述艺术品的本质。的确,伟大的艺术作品并非追求十全十美,而是通过删减来达到更高的境界。人的一生同样如此。“人们只知道有用之物的价值,却忽略了无用之物的重要性。”老子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牛溲马勃,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该成语出自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韩愈在任国子监祭酒时,经常给太学生讲课,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同时要求他们注意社会实践,要兼收并蓄,“牛溲马勃、败鼓之皮”都有它们的用途,不可随意丢弃,鼓励学生加强学习,灵活运用。韩愈提到“医师之良”,点明了此成语具有医学内涵。“牛溲”和“马勃”指的是两种植物。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中说:“牛溲”原指“牛屎”,又是植物“车前草”的别名。
“废话”能按摩心灵,滋润气氛,融合感情,营造快乐。 庄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其实,世上哪有无用物。我在环保界工作了十八年,一直记得这样一句名言:“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由此话引申开去:无用之物如果放到恰当的地方,就可以成为有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