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管是休闲时还是忙碌工作,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吃零食来打发时间或者缓解焦虑。零食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零食是垃圾食品,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其实,你对零食可能还不够了解。
对于糖友来说,零食并非完全禁忌,而是需要谨慎选择和适时享用。事实上,适当吃一些零食,反而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然而,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零食种类至关重要。以下这2个时间点吃零食,更有助于血糖控制:1.正餐前30分钟在午餐或晚餐前30分钟吃零食,即吃正餐前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受访专家:中国注册营养师 李园园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健提到零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健康”,但又忍不住嘴馋。9月15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发表在《欧洲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涉及1000多名参与者的新研究发现,吃零食健康与否,关键要看质量高不高、吃的时间对不对。
经常有朋友问,每天只吃一点小甜食、小零嘴,热量也不超标,应该就没问题吧?耶鲁大学团队研究发现,高糖、高脂的食物会潜移默化地重塑大脑,修改奖赏机制,即使日常少量地食用,大脑也会在未来更倾向于选择这些食物。
其实,对待吃零食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不能武断地说成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行为。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食物,适度地吃些零食既是一种享受,又可以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和营养素,有时还可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和营养素,尤其对处在生长发育期、营养需求旺盛的儿童青少年而言,是对正餐很好的补充。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赖巧珍如果你在工作间隙吆喝一声“好饿啊,谁有吃的”,这时准会有不少同事“伸出援手”,纷纷“投食”,一来二去,关系就熟络了。几颗糖果、一块饼干、一包辣条……职场人的小抽屉里常年备着大把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