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学生们在武汉泥塑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泥塑昨日下午,硚口区义烈巷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特别的手工课。为他们上课的不是普通的老师,而是来自武汉民间艺术家协会的1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为全校410个孩子亮出拿手绝活,一同体验中华民间传统手艺的魅力。
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通讯员 李长林为了感知、继承和发展传统泥塑文化,提高孩子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1月31日,武汉市江汉区图书馆举办了“童眼看非遗之与‘泥’为伴——泥塑创意”活动,有15组家庭参与。
大象新闻记者 龚丰硕 通讯员 宋月华/文图“一双巧手,一抹红泥,塑造百态人生”,这句生动的话语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捏泥人这一传统手艺的魅力。11月14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红泥塘创始人赵恩民,他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泥塑体验活动。
A-A+2015年12月11日18:08新浪江苏扬州频道综合评论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月11日下午,扬州大学环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来到维扬实验小学,和五年级的小朋友们举办了一场“追思塑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21日消息(记者 孙春丽)3月21日上午,“泥猴张”第二代传承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米猴李”李自强和在海南的亲传弟子徐红宇一起,走进海口市第二十八小学五(7)班教室,手把手教同学们进行泥塑创作,给大家上了一堂特殊的劳动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捏泥人”课堂。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通讯员 李瑾“我今天捏了一个可爱的兔子,寓意在新的一年‘兔’飞猛进。”“老师教我写‘福’字,寓意好事成‘兔’。”2月3日,武汉市江汉区一初学苑的小学生们在开学迎新活动上体验民俗文化,玩得不亦乐乎。
胶东在线消息 (通讯员 闫莉)为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烟台黄渤海新区福莱山小学寒假劳动实践课程设计依托《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融实践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将劳动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劳动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设计了三大领域、五大课
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30日电(杨宜方 葛高远 张会涛) 30日上午,河南洛阳伊川县实验小学“泥人张”工作室内,73岁的“泥塑非遗传承人”张学章为报到的新生展示他刚刚烧制出炉的宋代“孩儿枕”,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图为张学章制作泥塑作品。
【来源:今晚报】本报讯(记者刘桂芳)昨天下午,一场生动有趣的泥塑讲座和体验活动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举行。来自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传承人栾光荣,为大学们讲解泥塑艺术的历史与现状,指导学生们捏泥人,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在体验环节中,栾光荣把准备好的材料分给现场的同学们,然后边示范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