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医二代”放弃学医的情况已不是少数。根据医务专业网站“丁香园”的调查,近六成的医生因职业荣誉感降低、收入不高、医闹现象、职业光环正日渐消退等问题,明确表示会阻止子女从医,甚至部分医生已萌生退意。
◎萧振鸣(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藤野先生是个在教学上很严谨的老师,同时他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鲁迅在回忆散文《藤野先生》之外还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测验骨骼系统,他把四肢的骨头摆放在讲台上,然后向学生们提问:这是左臂骨还是右臂骨?这当然考验学生识别骨骼的能力,会带来五花八门的回答。
遥想当年,《630新闻》在广东地区的影响力真的非同凡响,从傍晚六点半到七点,很多广东家庭都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吃晚饭,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节目在当时的播出时长虽然只有短短30分钟,但是内容却非常丰富,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都包罗其中,美丽大方的主持人徐洁也成为了广东观众心目中的女神。
早就听说学医很难,但是没想到文人政客中也有好多人人是从医学跨界过来的。今天先看看以下几位医学跨界生都是为什么远离了医学呢?一、鲁迅1904年9月13日早上8点,鲁迅第一次走进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第六课室,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但他的留学生涯并不顺利。
1月5日下午,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张世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张世辉的从政经历颇为特别,1980年12月,他从哈尔滨卫生学校口腔专业毕业后,进入市道外区松浦人民医院,从医7年,直至成为该医院副院长。
其中诞生过不少如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作出伟大贡献的医学大家,也诞生过不少如屠呦呦、钟南山、李兰娟等为中国现代医学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学家,更有无数个一心一意治病救人、无私奉献自己的医护人员。
之所以重温“两弃”说说两者之异同,因为这样的述说,很有意思且很有意义。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弃医”,乃幻灯片事件刺激下的新觉醒:精神“愚弱”远甚于身体病弱的国民,“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所以,弃医以文学“改造国民性”。
曾是一名医护人员的张艳琼,2012年弃医从教,进入重庆酉阳职业教育中心当了一名健康教育老师。2016年加入红十字志愿者行列,2017年成为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期间组建了规模超百人的红十字应急救护队,获得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急救认证核心师资认证以及市级红十字会优秀师资表彰,经她培训过应急救护知识的人数达60000余人,其中由她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多次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