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毅然肩负起民族复兴、文明重振的历史使命,在带领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的奋斗历程中,不断赋予古老的中华文化以希望、以生机,积极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文明从落魄蒙尘到重焕荣光,重塑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把握,指明了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11月29日上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暨贯彻“两个结合”深入推动“两创”座谈会在山东曲阜举行,座谈会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济宁市委主办,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承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任务,这对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报记者 李 霞香港北角宝马山慧翠道,树仁大学校园依山而建,遥望维港。教学楼上,“树仁大学”4个字,由校监胡鸿烈题写。树仁,树人。“作为一个渴望报效祖国的知识分子,可以且应该担负起的使命——树人。”胡鸿烈曾谈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努力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党校报刊社短视频品牌《党校微讲堂》与人民网理论频道《理论观察》栏目,围绕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