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广科宣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广东科技学院举办了第十六届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对话黄灯”——《我的二本学生》作者交流会。从4月19日起,该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进一步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2日讯(记者 廖慧文 通讯员 周贝)近几年,岳阳籍作家黄灯在非虚构写作领域中备受关注。2020年,她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引发强烈反响。
记者 曲鹏2020年,黄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用自己多年以来对讲台下4500名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私下探访和毕业后的生活追踪,向读者真切描述了二本学生的学习、就业、交际和困惑。
几年前,学者黄灯以一部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让这个长期被遮蔽的群体进入公共视野,她不断回望那些孩子的人生,因此也获得了「回望的力量」。她说,当面对这些二本学生时,自己总是不断追问「他们是怎么长大的?他们怎么来到我的课堂」。
黄灯(后)在家访途中。受访者供图作家黄灯没想到,第一次踏上祖国的西南大地,是受学生黎章韬的邀请去家访。2017年暑假,她坐了七八个小时的高铁,在云南腾冲市区住了一晚,终于来到黎章韬工作的固东镇宗艺木坊。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摄影 赵龙翱 白周峰 实习生 何奕楠 黄灯(左二)在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现场领奖脱下利落的白衣黑衫,换上知性长裙走红毯,登上河南艺术中心领奖台,自称“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的黄灯面带笑容,依然是直抵人心的接地气和亲切。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水平,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
四年前,非虚构作家黄灯出版了《我的二本学生》,她以一己之力,引爆了二本学生的话题。二本学生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二梯队。相比于名牌大学的“天之骄子”,二本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在公共舆论场中的存在感和话语权也较低。
那一日家访,就读于广东某二本大学的学生正敏,从旧柜子里拖出一个破烂纸箱给黄灯看。这一场景,在近期出版的《我的二本学生2:去家访》中,给予了黄灯“电击般的触动”——这是一个女孩从农村艰难走向城市念大学时的印迹,也是底色。
小学二年级时,辛追转学到陕西咸阳,因为孤独,经常一个人很早就蹲在学校的小土堆上看天。“尽管是一件小事,但这件事我一直印象深刻,它明显对我产生了影响。我当时觉得妈妈不对,她的不耐烦,让我知道对世界的好奇,并不时时能得到呵护”,回忆时,辛追说。
第一次,过千万“大关”。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数字背后,是怎样的面孔?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黄灯的柜子里,有一摞摞学生们手写的作文,写苦乐,写忧喜,字数不限。她执教17年,从80后、90后,一直教到如今的00后。
受访者供图——————————黄灯的声音极具辨识度与穿透力,口音与音量,在汨罗江畔的山村里应该司空见惯。黄灯被人所知,是因为她对100多名80后90后的观察与讲述,写成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揭开了大学“精英教育”的另一面,2020年出版后引发社会超越文学之外的讨论。
《去家访》 黄灯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寒假结束,“神兽”归笼,开学让家长们松了口气。在假期,有些班主任会去学生家家访,家访这件事,我们并不陌生,不过黄灯的这种家访确鲜少看到。黄灯是一名青年教师,准确地说是一所坐落于广东的二本大学的教师兼班主任。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六届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作者黄灯讲述了自己家访5年得到的教育启示。以下是演讲主要内容。AI制图我是一个语文老师,2005年博士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的一所二本院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