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近期,以“小马宝莉卡”为代表的各种卡牌在全国多地的小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类似于80后、90后记忆中的水浒卡,这些卡牌需要通过“开盲盒”来获得,孩子们通过集卡、交换、购买来获得卡牌,并将其作为“社交名片”。
一方三寸小卡,眼下成了许多孩子痴迷“拆”“集”的“社交密码”。近日,不少老师和家长发现,一种名为“小马宝莉”的卡牌正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只要走进学校旁边的文具店,就可以买到卡牌盲盒。孩子们一旦拆出心仪的卡,往往会激动得手舞足蹈;一旦拆出所谓的“废卡”,则一脸失望随手丢弃。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小学生当中开始流行起了小马宝莉卡,10岁的女儿放学回来,手上拿着一盒卡片,在电梯里跟她的同学在交流着集卡心得,我问她们这是什么卡,有什么用,她们用一种近乎鄙夷的眼神看着我,犹如看着一个原始人一样,以一种蔑视的口吻说到“这都不懂,这叫小马宝莉卡,现在可流行了”。
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痴迷“拆”、“集”小卡,这些卡包价格不一,从两元一包到上百元一盒不等,部分学生集卡成瘾,甚至为此花费数千上万元。这些卡牌有很多等级,等级越高越稀有,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张稀有的小马宝莉卡标价高达16万元。
最近,“见证小马宝莉卡牌拍出历史最高价”的一则消息从“马圈”里流传出来。消息称,小马宝莉卡牌-海盗碧琪PR卡,最终成交价为255666元,如此天价让不少玩家惊叹。△小马宝莉最高拍出25万元天价 图据社交平台随着小马宝莉卡牌爆火,因未成年人入局,不少家长产生担忧。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最近,动画《小马宝莉》的收藏卡牌火了,得到许多小朋友的青睐。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广州市民黎先生在网店购买了一盒小马宝莉辉月卡,收到后却发现和线下商店购买的大有不同。没有包装盒,没有包装袋,卡片上的文字印刷也不整齐,字体模糊。
近期,以“小马宝莉卡”为代表的卡牌受到青少年、年轻消费者的热捧。这些卡牌以“开盲盒”的方式获得,不少学生频繁购买,甚至短期花费数千元。让孩子们钟爱的卡片长什么样?价位区间、市场情况、销售口碑如何?对此,记者展开走访。
《小马宝莉》动画片形象衍生出周边动漫产品,小马宝莉卡牌成为中小学生新宠。图片来自小马宝莉电影官网小马宝莉卡牌生产商卡游公司宣传海报。图片来自某卡牌生产商官方微博广州市天河区一家商店小马宝莉卡牌销售柜前围着不少学生。
视频:卡牌盲盒悄然风靡 荆州市场监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陈明阳)近期,央视《财经调查》栏目发布《变味的“卡牌”》,就群众反映的卡牌盲盒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引发孩子们沉迷的问题进行曝光。
展示柜上五花八门的“小马宝莉”卡牌产品对于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近日,一张网上标价超20万元的“小马宝莉”卡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家长在网上反映,自己的孩子痴迷收集“小马宝莉”卡,动辄花费成百上千元去抽卡。作为一款舶来品动漫 IP,巴掌大小的卡片有何魔力?
卡游,是当下中小学生群体疯狂流行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介。学生们须通过随机抽取购买的方式去集齐某主题全套动漫卡,为此他们整盒整箱购买后“拆卡”,拆到稀有卡片可在同学间花钱交易,最贵的一张卖到上万元。现在,这股“拆卡风”从线下刮到了线上。
近期,以“小马宝莉卡”为代表的卡牌受到青少年热捧。这些卡牌以“开盲盒”的方式获得,不少学生频繁购买,甚至短期花费数千元。是什么导致未成年人沉迷“集卡”?“集卡成瘾”如何破解?“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