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打针不丢人,不管年纪多大,疼就是疼。可是,这一辈子你总得打很多次针,怎么办?西班牙科学家建议:要不憋气试试?哈恩大学的Gustavo Reyes del Paso博士日前做了一次实验,让38名志愿者分别在憋气和放慢呼吸节奏的状态下用力压自己的指甲5秒。
医学基础课学完之后,开始学习护理学专业课,第一本就是伴随我们护理工作一生的基础护理学。拿到课本的时候,我们最期待的一节课就是“打针”实验操作课。当然了,“打针”对我们来讲是一种非常不专业的说法。我们的说法是“静脉输液”“皮内、皮下、肌肉注射”。上课之前,我们就各种听说。
说实在的,扎针没有不疼的。你去想,用针头刺破皮肤哪有不疼的呢?但是,为什么有些护士能够让患者几乎感觉不到疼?这里面就有技巧了,护士能做的就是用熟练的技术、良好的沟通,最大限度减少进针的疼痛感。要减少进针疼痛,我们至少要做到快、狠、准、潮。快!
蝌蚪五线谱 ID:kedo2011猛地吸气会让大脑抑制神经系统,让人对疼痛的敏感度下降。当人处在压力之下,血压就会升高来给大脑或四肢预备能量,以便需要打斗或逃跑。不过,身体有一个天然的机制能把血压降下来。
5月12日是第110个国际护士节,经历了疫情,人们对医院中忙碌的护士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们中有从业十余年的护士长,疫情期间义无反顾的赶赴抗疫一线,也有95后的年轻实习女护士,为了更好的掌握技能,同龄人逛街、刷剧的时间,她都在默默的练习扎针。
央视网消息:在湖南长沙,东方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护士张婷被社区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不疼姐姐”。为减轻病人扎针时的疼痛,张婷历时3个多月,用泡沫板练成了“飞针”静脉采血技术。在确保百分之百成功率后,她开始为临床患者使用“飞针“。今年是张婷成为儿科护士的第8年。
导语:一位小姐姐去医院打针,没想到过程中就能解开了“封印”,让我们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吧。更让人意外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小姐姐还无意间打开了自己的“封印”,额上捅出来了一个小窝,看起来就像是第三只眼一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8日讯“太痛了,我不想打胰岛素了!”糖友陈阿姨28日对护士说:“我反正降到正常值了,可以不打了吧。在家打比你们护士打疼多了。”郭婵月护师耐心向她解释不能盲目停药,又手把手教她注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