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又叫作“后母戊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鼎是我国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之作,整体造型典雅厚重,纹饰精美端庄,是难得的精美器物,一直被考古学家们看作是青铜铸造时代的巅峰之作,因为它代表着3000多年前商朝时期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
近1吨的司母戊方鼎是怎么造出来的?1998年12月15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专题报告会举行。它是一项中国的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引言一九三九年在殷墟(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了司母戊鼎(现改名为后母戊鼎),高133、宽79、长166厘米,重达875公斤,是目前所知先秦时期最重的青铜器。它不仅反映了殷商时期青铜制造业的发达,而且还证明了在当时已经有着很先进的冶炼技术和生产力。
司母戊鼎大方鼎是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我们在初中历史课本上早就了解它了。欢迎广大青铜器爱好者一起交流小编交流微信:13048622635该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文丁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梁晗笛10月25日早上,武汉市光谷第四初级中学举行秋季运动会开幕式,该校七八年级共16个班的学生化身中国历史16个朝代的代言人,演绎起了各朝代的“名场面”。把运动会开幕式变成中国历史朝代展览,是学校老师们的创意。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诞生和发展的中心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地区,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核心地位,曾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河南地下埋藏着数不清的珍贵文物,它们既是河南悠久历史的见证,也让今人得以窥见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通讯员 梁晗笛10月25日早上,武汉市光谷第四初级中学举行秋季运动会开幕式,该校七、八年级共16个班的学生化身中国历史16个朝代的代言人,演绎起了各朝代的“名场面”。把运动会开幕式变成中国历史朝代展览,是学校老师们的创意。
【来源:长沙教育】人面鱼纹陶盆、司母戊鼎、编钟、越王勾践剑、素纱襌衣……11月4日,长沙市泉塘中学七年级历史模型作品优秀作品展正在学校综合楼一楼校史大厅内如火如荼进行。各种惟妙惟肖、琳琅满目、带有厚重沧桑感的历史文物模型,吸引同学们纷纷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