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拯救孩子,还是揠苗助长?——生长激素使用的误区,家长有必要知道!身高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未来的职业对身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限制条件,阻碍了孩子的梦想,其中最遗憾的就是身高不够…
孩子6岁,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心慌意乱之下,广东深圳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注射之后,效果显而易见。孩子的身高从109厘米长至120厘米,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
春季万物生长,也是孩子发育长高的黄金期。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各儿童专科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量大增,很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检查身高,希望能使用生长激素,让孩子的个头再上一个台阶。专家提醒,生长激素不是长高的万能“神药”,要经过专业评估后规范使用。
春天万物生长,孩子们也迎来了长高季,很多家长却陷入了焦虑与迷茫:我家孩子为啥不长个?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王桂贤表示:“孩子骨骼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因素、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状况、药物等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所以单次的骨龄片检测很难确定,只能反映它在某个时间点的发育状况。
在当今社会,身高早已成为不少人的择偶标准中最关键的一项,所以很多家长选择从小抓起。还有对夫妻,孩子读三年级,可身高却只有1米24,在朋友的建议下去医院检查发现孩子的骨龄晚了两年,于是他们给孩子注射了生长激素。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通过网络透露,正在给身高136厘米的11岁儿子打生长激素,27天已初见成效,长高了近两厘米。该话题随即引发关注,并多次冲上新闻热搜。要不要给孩子打生长激素助长,成为正反两方网友辩论的焦点。其实像这对明星夫妻一样的焦虑父母在医院非常常见。
鸡娃赛道“卷”向了身高?近日有媒体报道,为了跟上儿童身高体重表,一些家长蜂拥前往医院,不惜花费重金、采用打生长激素等极端手段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获得不错的营养供给,个头蹿得也比过去快。
春季,被不少家长视作“拔高干预黄金期”,有的家长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睡眠指导等帮助孩子增高,而有的家长病急乱投医,采用注射生长激素等方法。医生提示,临床上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生长激素,并不适用于健康人群,甚至可能给青少年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家长不应盲目选择。
【图说】原标题:拔苗助长赵春青/图 嘉湖/文孩子6岁,身高109厘米,在“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中属于“矮小”?据光明网6月1日报道,广东深圳何女士担心孩子长不高,于是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了一年生长激素。孩子最后确实长高了,可副作用随之而来,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