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火龙,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的传统民俗,至今已传承上千年,现为省级“非遗”。2月22日晚,上万名观众用当地人自制的烟花,点燃后对着火龙燃放,走街串巷闹新春——石桥古镇沸腾了!今年,从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石桥古镇会连续三天举行烧火龙表演。
今年元宵佳节石桥镇将举办大规模“烧火龙”传统民俗,以发扬非遗文化群众娱乐活动方式笑迎八方宾客。古老传说烧火龙祈福风调雨顺火龙,是指产生在川东北部达川区石桥古镇一带的民间纸扎工艺;烧火龙,就是正月间晚上用烟花烧“龙”和耍龙的人。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嘿——我们又打鼓来又敲锣,‘请水’来到挑水河,自从今天请水后,石桥人民得安乐!”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的居民,都要带着扎好的火龙,念着这样的祈福语,到河边“请水”,以求得全年风调雨顺。此后,“烧火龙”的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烧火龙、打铁花、演杂技……四川达州石桥古镇今年又要热闹起来了。1月2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达州市达川区文旅局获悉,农历蛇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将在场镇再度举办烧火龙盛典。届时,烧火龙、打铁花、舞狮、武术表演等节目将精彩亮相。精彩的“打铁花”表演。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烧火龙,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的传统民俗,至今已传承上千年。在当地人看来,没有烧火龙,春节就过得不完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当天下午,石桥古镇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五条火龙陆续开始走街串巷巡游。
乐加乡政府—白果村村委会—星乐路—乐加车站—富民路—老乡政府—老街下场口—乐加小学—中涪路—车站—老茧站—乡卫生院—乡政府自驾提示:距离成都约140公里,距绵阳市区约95公里,可在导航软件输入目的地“三台县乐加乡”。
龙腾狮舞庆新春,有滋有味过大年,我省各地举行丰富活动喜迎龙年新春,祈福新年,祝福祖国。 团年饭是家家户户一年里最隆重的仪式感。今年除夕,在四川天府新区秦皇湖畔天府之檐下,千人团年饭的流水席从晚上六点热闹开场,四川特色的九大碗端上餐桌,欢腾的年味直接拉满。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我们达州本地还有一项名俗就是:石桥烧火龙烧火龙闹元宵 热闹过大年昨天开江甘棠镇的烧火龙,一下子又把我们带入了欢快童年过年时光正月十五开江甘棠镇烧火龙正在制作铁水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几年未见的石桥火龙,还能见你吗?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在广元、达州,人们耍火龙,迎新春,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广元苍溪县永宁镇的街道上,火龙表演现场已经是锣鼓喧天,鞭炮声、烟火声响成一片。两条彩龙,龙体通明、闪闪发光,舞动中不断展现出“龙抬头” “龙游四海” 等舞阵。
3月23日,四川省大竹县月华镇爱国村3组村民蒋永均,早早来到自家田塝播散糯稻。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大竹县月华、石河、庙坝和万源市、邻水县等22个乡镇50多个村,建立优质糯稻基地17万亩,带动农户3万户、10万人从事糯稻生产,其中贫困户3500户,实现户均增收2200元。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到石桥古镇看耍火龙、烧火龙、追火龙,是达州人对“新春心愿”浓烈的情感表达,也是“老家达县”悠远的乡愁所系。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五条石桥火龙承载着万千期许,将这座古镇的激情点燃,这一轮狂欢,将持续到正月十五。石桥古镇“耍火龙”活动现场。
为有效改善这一顽疾,达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环境治理和滨河绿道建设有机相融,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水系质量,展现山水城市特色,引领低碳发展,为幸福宜居中心建设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今年是龙年,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龙年寻找“中国龙”,今天我们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寻找一条被珍藏的玉龙,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红山玉龙。红山玉龙:“中华第一龙”这件玉龙,呈墨绿色,高26厘米,整体蜷曲呈“C”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