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九经——藏富于民是国家的长保之道。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时使薄敛”,就是“使民以时”,不误农时,爱惜民力,尽量地减轻老百姓上交的赋税,这样可以鼓励百姓努力生产,藏富于民,使国力强盛,这是国家的长保之道。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儒家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今天我们继续介绍《荀子》的第10篇《富国》。顾名思义,所谓富国就是让国家富强,荀子说让国家富强的途径是:节约财政开支,让百姓多创造财富,并且妥善贮藏多余的粮食和各种财物。
让我们非常惊奇的是,他的学历并不高,甚至连举人都不是,但就是这位奇人,通过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不仅博览群书,而且敢于挑战陈旧观念,大胆提出了“藏富于民”等许多新颖学术思想,最终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开山始祖”。
马金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财税历史经历数千年漫长的历程,在理财思想上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了解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理财思想,探寻财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富民富国的财政目标先秦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即在使人民富足的基础上充实封建国家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