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牛嘉荣 9月21日至23日,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盛大举行。 “传承关公文化,共创现代文明”是今年的主题。九月的河东大地,是一场关公文化的盛宴。 一段文物的对话诉说跨越千年的思念,展示出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关公文化传承千年不变的情思。
新中国成立后,蒲州梆子一改之前从晋南的蒲关、风陵渡过黄河,沿关中、陇东、河西走廊阳关城外的中西商道——丝绸之路流播于西北名地,并以关中的西安,陇西的兰州,河西的张掖酒泉等西北重镇为其流播中心,而变为从晋南西部的河津与陕西渭北的都城相邻的禹门西流,沿秦、汉时期的南北直道,向北挺进,在陕、甘、宁、蒙四省界连地区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播区。
运城日报讯(记者 游映霞)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在即,我市将于9月18日至24日,特别推出第二届蒲剧艺术周新时代新创剧目展演活动,戏迷折子戏专场、“百姓大舞台”系列演出活动、“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展演、民族交响乐专场晚会将集体亮相,聚焦关公文化,展示河东文化。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卢凯 张蕴强)2015年12月30日,美丽临汾2016庆元旦暨“梨花奖”颁奖戏曲晚会在临汾影剧院隆重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州梆子、晋南眉户、洪洞道情、曲沃碗碗腔、翼城琴书轮番登台,在展示我市深厚戏曲文化底蕴的同时,为广大戏迷奉上饕餮视听盛宴。
自己那会儿是11周岁,然后自己妈就回去了,她就说、领上你去考一下剧团,她就这样,然后她就领着自己去了,去了以后就考试,然后老师就都在那儿坐着,他们就问自己、你会唱什么、问自己,自己说我会唱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那你唱一段儿、然后自己就唱,老师们就觉得唱得不错,要不你再给唱一段《东方红》,他们那时候为什么要唱《东方红》,《东方红》当时就是考剧团的时候、也就是考一考学生的这个高音、就是看你的嗓子是怎么样的,然后自己说可以、行,东方红、太阳升,这自己就唱完了、唱了一段儿,嗯、挺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广大学生在投身火热实践中,培养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意识,近期,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主题为“‘践’功新时代 ‘蒲’写新华章” 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