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子尘我们在读古诗词中经常会碰到用“杜鹃”这个典故做意象词的!最为经典的是后唐李商隐《锦瑟》里:“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和北宋秦观的《 踏莎行·郴州旅舍 》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还有“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
相传在上古时期,末代古蜀国有个皇帝--望帝杜宇,爱上了大臣鳖灵之妻。后因鳖灵功高,且望帝羞愧私其妻遂禅位于鳖灵。望帝退隐后,因思念佳人,郁郁而终。他的灵魂,变为了子规,日夜哀啼。直至口中滴血,染红了杜鹃花,感动世人!
忆秦娥《六零年过屋顶露天舞厅》陈掖贤。笙歌烈,华灯直上黄昏月。黄昏月,几人欢笑,几家呜咽?对于残害赵一曼烈士的鬼子,有一个日军供述,我看后非常愤怒,不明白我们为何不像以色列学习摩萨德全球追杀残害犹太人的纳粹凶手,即使你90岁了,整容了,隐居世界的角落了也要万里追凶,这是民族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