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任何对台湾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台湾的“机车大军”。据统计,全台机车牌照登记已超过1500万辆。连台湾民众的口头语里,机车的存在感都很强——“你很机车哦”。台湾的气候确实适宜骑摩托车。正如1976乐队的歌词,“这没有冬天,这是亚热带”。
去过台湾的朋友们都见识过,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机车犹如潮水一般汹涌澎湃,无论台风肆虐还是烈日高照,都阻挡不了他们骑机车的执着,每年因为机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居高不下,即便是这样,也浇灭不了他们对机车的热情!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本土疫情向南延烧,重挫岛内机车产业链,产线员工染疫频传,人力调度吃紧,业者被迫缩班减产,致5月机车内销跌破5万辆,年减超过1成,堪称历年“最惨五月天”,6月确诊数字目前不见和缓,整体产能狂拉警报。
说起台湾,除了日系小清新的风格和诱人的夜市小吃外,自然也少不了遍布全岛的机车文化。可以说,机车已经成为台湾交通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对于我们这些游客来说,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类似台湾机车的群体,电动自行车就是一类。
看过台湾校园影视作品,一个经典的画面就是国中的学生放学骑着电瓶车的镜头,头戴头盔的帅气少年和甜美少女,少年帅帅的皮衣和护具跨上漆黑的小电摩,少女们白色的头盔和可爱精致的电车与路边油绿的椰子树,干净平坦空旷的公路路面,远处绵长的海滩,白浪轻抚,阳光和煦。
1985年,因全台湾的经济不景气,增长率只有4%,整个汽车与摩托车市场呈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三阳汽车、摩托车依然达到27%的高增长率,年营业额达到一百一十多亿,税前净利达九亿,创造三阳创业以来的最好成绩,名次又上升到“全台五百大民营制造业”的第十名,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