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罪恶的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海因茨·迪特里希说。不少拉美学者指出“门罗主义”的霸权本质及其提出200余年来造成的深刻危害;拉美民众则以各种形式悼念在美国霸权阴影下遇难的同胞。
国际问题观察员 郑宗文1823年,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提出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欧洲列强也不得干涉美洲事务,宣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种把拉美乃至西半球变成自己势力范围的主张被称作“门罗主义”。
2019年3月3日,CNN主持人在访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时提问:美国一边把委内瑞拉的马杜罗形容为“独裁者”,却又在全球支持其他独裁政权,是否自相矛盾?博尔顿给出否定的回答,称因为委内瑞拉位于“我们的半球”,对于委内瑞拉,美国不惮使用“门罗主义”这个表述。由此可见,“门罗主义”并未离我们远去。本文整理自2020年10月6日北京大学法学院章永乐副教授的线上讲座《“门罗主义”话语的跨洋旅行与近代中国的“旧邦新造”》。
针对美国称不打算邀请古巴、尼加拉瓜、委内瑞拉领导人出席6月在洛杉矶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美洲峰会不能只适用“美国标准”,不能只服务于“美国私利”,不能沦为“美国峰会”。
天命意识和对建立民主制度的渴望,让美国人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从小小的13州迅速将领土扩张几倍,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广袤帝国。然后,抱着同样的使命感和对民主主义的执着开始了向海外的扩张。最初反映出美国要向海外扩张意向并且对后来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纲领,是门罗主义。
美国东部时间11日午夜,美政府终止名为“第42条”的公共卫生政策,不再授权执法人员以遏制新冠疫情为由,快速驱逐越境移民。近几周来,在与墨西哥相邻的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等州边境城镇,大批移民越境,移民潮再度汹涌。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题:“门罗主义”贻害拉美两百年新华社记者陈瑶12月20日是巴拿马的“全国哀悼日”。34年前,美国入侵巴拿马,推翻“不听话”的诺列加政权,扶持亲美势力上台,意图永久控制巴拿马运河。
门罗主义是指美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实行的一种对外政策,其核心是“美洲的门户必须关闭”。以下实例说明门罗主义在美国历史上的应用和影响: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了国情咨文,提出了门罗主义的原则,要求欧洲列强不在西半球殖民,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同时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新闻背景|美国抱持“门罗主义”干涉拉美大事记新华社记者陈寅1823年12月,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发表国情咨文,抛出所谓“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论调,“门罗主义”由此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基石之一。
美国东部时间11日午夜,美政府终止名为“第42条”的公共卫生政策,不再授权执法人员以遏制新冠疫情为由,快速驱逐越境移民。近几周来,在与墨西哥相邻的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等州边境城镇,大批移民越境,移民潮再度汹涌。
来源:人民日报 美方应认清时代大势,切实尊重拉美国家主权与人民权利,切实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只有这样才可能与拉美国家建立正常关系近期,美国政府应智利要求解密了两份文件,这两份文件及此前美方公布的解密文件均无可辩驳地证明,美国是50年前智利政变的幕后黑手。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扎入拉美“血管”的霸权利刃——起底美国“门罗主义”干涉拉美二百年新华社记者陈寅 柳丝2009年4月,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委内瑞拉时任总统乌戈·查韦斯送给美国时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一本书,名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