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6部大片抢占贺岁档,观众们压抑了许久的观影热情得到全面释放。不过,在享受电影带来的快乐时,也有市民有点郁闷。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们在电影院看3D电影时,发现影城并不提供免费3D眼镜,而是需要自己额外付费购买。
扬子晚报网3月5日讯(通讯员 张仕青 陈红生 记者 万凌云) 继镇江市消费者协会约谈相关影院后,镇江市润州区消协针对“放映3D电影却不为消费者提供免费3D眼镜”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3月1日又对辖区内万达影城、金逸影城、星轶影城、大光明影城等4家影院进行了集体约谈。
扬子晚报网2月18日讯(通讯员 陈红生 记者 万凌云)“看3D电影却不提供眼镜,丹阳开发区吾悦广场保利电影城等三家影院遭投诉”,2月4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了这一消息。18日,记者从镇江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目前这一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春节档电影“开门红”,持续火爆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被吐槽。假期至今,北京晚报接到多位市民反映,他们前往影院看电影时,却发现影院不再提供免费的3D眼镜,而有些电影院给出的理由是疫情防控要求。对此,有律师认为,电影院应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不提供3D眼镜构成违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延安1月30日,北京日报客户端以《免费提供的越来越少,影院3D眼镜收费之风怎能愈演愈烈》为题,报道了有些电影院不提供免费的3D眼镜,需要单独自费购买,并且价格不一,而有些影院给出的理由是疫情防控要求,这样的做法让观众很不理解。
随着电影“春节档”强势回归,市民群众观影热情高涨,然而,不少观众在久违地走进电影院后,却发现新增了一笔开销——3D眼镜或需自购。澎湃新闻记者通过“淘票票”查询发现,上海多家影院在购票、选座或结算页面会提示“3D眼镜需自备或到影院购买”,例如万达影城江桥店、宝山店、五角场店等。
电影院以“疫情防控、防止交叉感染”为由,不提供免费3D眼镜,观影需购买或自行携带。而影院这一做法已经不是个例。北京青年报记者2月18日了解到,温州洞头区市场监管局已经因涉嫌利用不平等格式条款损害消费者权益,对涉事影院立案调查。
今年春节档票房火爆,但“北京多家影院3D眼镜需单独收费”也引起热议,今(5)日记者在购票平台查询发现,之前被提到收费的万达影院已经重新提供免费3D眼镜,“本影城提供免费眼镜,为了您的自身健康安全,减少公共物品接触,建议您自备或购买一次性3D眼镜”。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近期,国内多地电影院不提供免费3D眼镜被立案调查或被集体约谈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买不起了”很糟心”“家里一堆眼镜了”……消费者发出各种吐槽。昆明的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今年春节期间,多位北京市民在北京民生微博上反映,他们前往影院看电影时,发现影院不再提供免费的3D眼镜。当时有观众在网上购买幕秀影院(哈德门中心店)的电影票,发现页面显示“因防疫要求,影城暂不提供免费3D眼镜,请自备或到前台购买”。北京民生微博截图。
2月28日,在万达影城经开万达广场店,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免费的3D眼镜。 (全媒体记者王璇摄)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璇 通讯员钱爱萍)日前,自治区消保委明确看3D电影影院必须提供3D眼镜,乌鲁木齐各大影院落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