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沈阳3月17日电 题:中国殡葬行业逐渐打破偏见 专业人才不断涌现作者 李晛在电影《入殓师》中,大提琴手小林大悟误打误撞成为陪伴人走完最后一程的入殓师,一路走来,他对这个职业从排斥逐渐走向热爱,他的妻子也由反感转化为支持。
全文详见如下: 殡葬应凸显公益属性□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成本几百的骨灰盒最高卖到上万、不在殡仪馆消费就不能火化寄存、宁可花掉半年收入也要在葬礼上大摆宴席……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农村地区动辄数万元的殡葬费,依然是群众不小的负担,讲究面子排场的重殓厚葬风气也依然普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死亡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死亡人口为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2022年末,全国死亡人口为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而到了2023年末,全国死亡人口更是达到了1110万人。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同意设置民政职业大学的函》,同意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民政职业大学。这是我国民政领域第一所本科层次高等院校,属于职业本科大学定位。目前,民政职业大学首批5个本科专业,已面向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500人。
来源:【中国城市报】近日,民政部直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民政职业大学迎来了第一批现代殡葬管理专业的学生,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本科层次的殡葬职业教育。如何进行死亡教育?如何用专业技能办好“身后事”?如何以人性化的方式抚慰逝者家属?如何不畏偏见认识生命的价值?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体验之旅,身体是灵魂借住的客栈,当“退房”的那一天来临,要学会告别。这样的告别,串联起一系列的产业链。第一财经记者多年前曾做过深度调查,传统殡葬产业链涉及安宁疗护、生前预嘱、生前契约、遗体处理、葬仪策划、墓地、雕塑、园林设计和祭扫等。
中新网合肥4月6日电 题:“Z世代”为殡葬业“正名”:用现代科技守护生命尊严作者 张强 储玮玮伤口缝合、面部塑形、火化机操作和墓地管理……近日,在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堂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殡葬场景模拟训练。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有多难,相信是人所共知了。有刚刚9月份啊,有很多大四学生就开始考虑不是实习,而是投简历赶快找就业了。真的,大四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到了明年六七月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以至于为什么这两年来,那么多人要考研、要考公?不就是因为想找一份铁饭碗吗?
今年,民政职业大学推出中国首个涉殡葬本科专业。这个被网传从业者可“月入10万”的神秘行业,就业前景怎样?薪资报酬如何?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同意设置民政职业大学的函》,明确同意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民政职业大学。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预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87万,比2023年增加29万,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房地产、传统零售、传统金融、低技能服务等一些行业和领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且有些行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像定海神针一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