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革命历史题材原创宁都采茶戏《授旗前夕》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翠微剧院首演,演员们将振奋人心的红色革命故事与地方特色剧种相结合,呈现了一场“活灵活现”的戏剧盛宴,从红色传承中绽放非遗之美,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宁都县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
来源:【赣南日报】宁都采茶戏,孕育于清乾隆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宁都采茶戏从音乐、表演、语言、剧目到相关习俗,都有其独特性的戏剧式样。本期有声海报,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悠久的宁都采茶戏。宁都县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中原文化与本地民俗在这里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
宁都采茶戏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曾灵报道:宁都采茶戏历史悠久,它和赣南采茶戏、东河戏、兴国赣剧南北词并称为赣南土生土长的四大剧种。宁都采茶戏载入《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和《戏曲曲艺大辞典》,成为全国365个独具风格的地方戏剧之一。
看戏了,看戏去了2023年8月26日晚八点,一家人闲来无聊,突然想起来今晚有戏看。然后去到地点,人还不少。在乡下都是老人和小孩。找个位置坐下,安静的看着。随着舞台上的音乐响起,演员们一个个走上台,面带微笑,经过简单的介绍后,表演开始了。
人民网宁都12月14日电 13日晚,宁都采茶戏《宁都起义》在该县翠微剧院上演。据悉,今年是宁都起义胜利暨红五军团成立9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该县编排了大型宁都采茶戏《宁都起义》,将振奋人心的革命故事与地方特色剧种相结合,向观众呈现了一场“活灵活现”的戏剧盛宴。
13日晚,宁都采茶戏《宁都起义》在该县翠微剧院上演。据悉,今年是宁都起义胜利暨红五军团成立9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该县编排了大型宁都采茶戏《宁都起义》,将振奋人心的革命故事与地方特色剧种相结合,向观众呈现了一场“活灵活现”的戏剧盛宴。
上集《茶童戏主》是赣南采茶戏唯一保留完整的一出大型传统剧目,是根据流传在赣南山区的茶山故事整理而成的。本片是根据此剧改编的同名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9年(原名《茶童哥》,根据高宣兰整理、王军执笔的一九六二年演出本改编),著名导演吴永刚执导。
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好戏曲人才培养,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小梅花 朵朵开”第25届“中国少儿戏
央广网赣州7月13日消息(记者胡斐 实习生李梦涵)7月12日,“非遗保护看赣南”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伴随着采茶唱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者时而执扇摆袖翩翩起舞,时而踏着“矮子步”神采飞扬地亲切互动,采访团近距离感受赣南采茶戏带来的客家风韵和独
4月27日,国内顶流艺术刊物《文艺报》发表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的专版评论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马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评论家欧阳逸冰,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等国内知名专家对剧目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