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这一段历史之前,我想起了一句古话:小孩看好坏,大人看利弊。意思是说,同样的一个历史事件,小孩只能简单地将故事内容看成好人或者坏人,好事或者坏事。但是大人却能从故事里的人物行为分析出,它在客观上是否对社会有益,能否使百姓得利,是否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三藩"这一称谓凝聚着清朝初期的风云变幻,指的是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这三位权倾一时的封疆大吏。在清军入关的历史洪流中"三藩"犹如三把利剑,锐不可当,既是镇压农民起义的猛将,也是抗击反清势力的先锋。借此东风,他们的势力如日中天,蔚为壮观。
康熙二十年昆明城破之战,三藩之乱的彻底平定。康熙二十年正月,云南大地笼罩在肃杀寒气中。二月十九日,两支军队到达昆明城外,清军斥候仔细勘察地形后,选择了归化寺、金马山、鹦鹉山、石虎岗、城北山等制高点,构筑营寨,布下绵延数十里的包围圈。
这还得从康熙拿回大权说起。清军入关后,鳌拜主要的任务就是追击农民军。他从陕北打到河南、湖北等地,最终打垮了李自成的大顺军。然后他又作为先锋去攻打张献忠带领的大西农民军,并杀了张献忠,把四川一带的农民军基本消灭。在这些战斗中,鳌拜立下了首功。
除掉整拜后的康帝亲手书写了“三藩、河务、漕运”的条幅并将其悬挂在宫中的柱子上以表示对其的重视,其中三藩是指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个藩王,他们盘踞在云南、广东、福建三个省区,分别被授予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