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PICU成功治愈了一例3月龄重症川崎病患儿,几天前,患儿家长在带孩子来院复诊时为PICU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了锦旗致谢。3个月大的方方(化名)小朋友因为发热半天来医院就诊,胸片提示支气管炎,查血提示有感染,因发热病程短,考虑支气管炎。
今年9月,上海市民袁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入住了新开业的上海金桥海昌企鹅万信酒店。入住后,她立刻感觉到明显的装修气味。次日,孩子出现高烧、淋巴结肿大,最终被诊断为川崎病。袁女士怀疑酒店的甲醛超标与孩子的疾病有关异常。
一说到宝宝发烧,家长们都会焦急万分,在医院儿科门急诊最常接诊的就是发热的患儿。患儿持续发热,并出现了皮疹,用了退热药、抗生素,但是并没有什么好转,嘴巴干干的、红红的,眼睛也发红。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有可能患的是川崎病。
今年9月初,上海市民袁女士带孩子入住海昌公园附近的上海金桥海昌企鹅万信酒店。入住后,袁女士察觉到酒店有明显的装修气味,并担心甲醛超标。次日,孩子因高烧和淋巴结肿大住院,被诊断为川崎病。袁女士将孩子的病情与酒店气味联系起来,因为医生指出小孩在甲醛超标环境中暴露一夜会有一定影响。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2日讯(通讯员 张势承)近日,4岁的涵涵(化名),因为发热两天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儿科就诊。在进行了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后,体温似乎有所好转,但迟迟未能完全恢复正常,嘴唇还越来越红,舌头起了红刺。
“孩子烧了6天了,吃了退烧药温度能下去,但过几个小时又升上来了,挂了几天水也不见效,这次感冒太厉害了,主任能不能再换个药试试?”近日,妈妈抱着5岁的瑶瑶(化名)来到镇江市江大附院儿科吕进泉主任医师的门诊,吕主任仔细诊查后告诉瑶瑶妈妈,孩子并不是普通感冒,而可能是川崎病!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8月底到现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PICU已经收治重症川崎病患儿3例;近日,驻马店日报也发布官方提醒,有孩子确诊,让家长警惕川崎病的发生......对于很多家长而言,也许听都没听说过这个病。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因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而得名。其好发于6月-5岁亚裔儿童,近10年来东亚地区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报道与个体的感染和遗传有关。
冬春季,天气忽冷忽热,很多孩子容易感冒发烧,但如果孩子不仅高热持续不退,身上还起了疹子,眼睛也红红的,嘴唇及口腔黏膜充血、皲裂,颈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家长就要当心了。医生提醒,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川崎病,治疗不及时的话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受损。
2个月的小宝贝 聪聪 发热伴咳嗽10天,病初2天发热伴有皮肤红斑和眼结膜发红,但很快即消退,曾到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和炎症指标均有偏高,考虑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输注8天抗生素治疗仍发热,咳嗽更趋明显,时有吵闹睡眠不安,急坏了一家人,于第10天转至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医生仔细体查发现小聪聪口唇有干裂,舌乳突增粗似草莓,即刻意识到宝贝是患了川崎病。
川崎病多发生在1-2岁宝宝,但大孩子也会得川崎病,且多数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因而更需要注意。前几天门诊看了个9岁大男孩,高烧6天了,看我门诊前在北京2家大医院因为高烧连续看了4天门诊了,除发热,孩子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都很高,CRP>160mg/L,之前在一家三甲医院儿科诊断急性淋巴结炎,输了2天三代头孢抗生素无效,转到北京儿童医院先是看了2天内科专家,诊断急性淋巴结炎改更强的抗生素输液,孩子还是烧,精神逐渐减弱,出现腹泻,家长挂了消化专家门诊,怀疑急性阑尾炎或其它腹腔炎症?
近段时间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福州1岁女童佳佳(化名)前几日突然发高烧,起初家人以为是感冒,可体温连着3天降不下来,赶紧带孩子上医院,一查才发现,原来是川崎病“伪装”感冒来偷袭。佳佳父母介绍,佳佳发烧最高达39.2℃,而且输液后也不容易退烧,温度时高时低。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病,春夏季是高发期。由于前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在诊治过程中要引起重视。川崎病春夏季高发 诊治时需引起重视川崎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患儿常见症状有持续高烧、全身多形性皮疹、双眼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