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田林 见习记者 王士伟/文图 在西华县大王庄乡孔寨村,有一个82年出生的小伙儿叫徐新胜,五岁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症,在徐新胜八岁那年病情加重,小学没上完就辍学在家。由于常年卧病在床,徐新胜手脚肌肉严重萎缩粘连,生活全靠父母帮忙自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通讯员 古国凡 高照辉立冬刚过,气温骤降。 “花生之乡”襄城县丁营乡的花生晾晒场上,许多农民仍然在摊晒颗粒饱满的花生。“今年俺种的豫花1号,亩产400公斤,比往年每亩增收50公斤,获得了大丰收!”横梁渡村72岁的农民贾海林高兴地说。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田林 文/图谷雨刚过,立夏将至。据了解,徐新胜82年出生,五岁时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症,在他八岁那年病情加重,小学没上完就辍学在家,常年卧病在床,手脚肌肉严重萎缩粘连,生活全靠父母帮忙自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通讯员 古国凡 高照辉金秋,襄城县丁营乡3万亩花生迎来收获季。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农民们翻晒着收获的花生,沉浸在喜悦之中。丁营花生种植历史悠久,但以前是零星种植。
周小梅买了两斤核桃,尝了尝,然后为老人拍了短视频,“老人家里只有一棵核桃树,产量约30斤,没有打农药也没有施过肥,个头比较小,但颗颗很饱满,味道比我以前在市场上买的好吃很多,自然成熟,手工剥皮,没有任何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