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闽南人很迷信,做啥事都要拜拜;也有人说闽南妇女很勤劳,不是在拜拜,就在准备拜拜的路上; 那么他们到底都在拜啥呢?①日常拜拜闽南的传统人家会在初一,十五拜佛祖;初二,十六拜土地公。闽南人家里和经营的店里,基本都会有一个佛龛。②拜天公正月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拜天公了!
放眼中国,闽南地区都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闽南语,愣是让外省人以为福建人都应当会讲闽南语;他们团结一致,有强烈的宗亲抱团意识;他们爱拼才会赢,从古至今,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的文化民俗保留完好,地上文物一眼看千年;他们一生都要去寺庙拜拜,宗教信仰无限包容。
小时候,阿嬷就一直念着“父母疼子长流水,子想父母有时存。”当时调皮,只当阿嬷没事爱念叨,现在想想阿嬷说的那些话很有哲理的嘛~长大后,经常有人说我们闽南话没内涵,没水平,来看看我们这些闽南话,看谁还敢说我们闽南话没水平了,前提是你要能看懂,吼吼!01.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02.
福建的美,不只在于山水,更在于那些独特朴素的民间文化。这里介绍一个在福建民间盛行很久的习俗----“拜拜”,我想身在福建的人都不会陌生。在以前,生活还很落后的时候,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还不够,遇到了天灾人祸却又手足无措,会寄希望于天地。
闽南人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天顶天公,天下母舅公。在闽南错综复杂的人神世界里,天公必须最大!自从有了朋友圈之后,时间刚从初八切换到初九,闽南人的朋友圈就清一色的敬天公,在朋友圈寻求身份认同的同时,急吼吼地宣告:敬天公这件事,本闽南人从来就没有懈怠过!
大家好,我是福建本地君,一个致力于传播福建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民生的草根作家,希望能得到您们的喜爱与支持。声明:本文以农历日期为时间轴,所讲习俗(不完全)大部分存在于福建沿海地区,其他地区若有不同欢迎评论区留言。在福建地区,如果要说一个老少皆宜的活动,那必定是“拜拜”无疑。
在闽南,在家烧香拜拜的乡里人常常会被有念佛的朋友纠正的一件事,是把观世音菩萨称为“观音妈”。妈祖的庙正式名叫天后宫或天妃宫,但闽南人一般不用这两个名,而是称“娘妈宫”,偶尔称“妈祖宫”。七夕时祭拜的七仙女或织女,闽南人称之为“七娘妈”。
今天,小伙伴们的朋友圈是不是被敬天公的照片给刷屏了呢?对于泉州人来说,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正月初九拜天公又是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风俗。在台湾、福建等地,玉皇大帝又被称做“天公”,所以正月初九的玉皇生日,在闽南话中又被叫做“天公生”。
提起闽南语歌曲,你最先想起的,可能是《爱拼才会赢》。 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对于闽南语音乐的认知仅限于此。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闽南语音乐也在不断变化,产生了很多打动人心的作品。 今天,就带你更新一下你的闽南语歌曲库,看看年轻人都爱听的方言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