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恰逢世界读书日,知名作家马伯庸新书《食南之徒》首发式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举行。活动现场,马伯庸与历史作家刘勃展开对谈,畅聊新书背后的创作心得、历史故事和美食文化。马伯庸(右)与历史作家刘勃(左)展开对谈。
红网时刻新闻7月27日讯(记者 何雨杏)7月27日,马伯庸携新作《食南之徒》来到新华书店郴州书城店与郴州读者们分享创作感悟与心得。马伯庸曾获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代表作有《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等。
作家马伯庸长篇新作《食南之徒》最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共同出版上市。在浩瀚如海的史料中偶遇唐蒙与枸酱的故事时,马伯庸便决定写一本小说,这是一位当代“吃货”向汉代先贤的致敬。一如《长安的荔枝》《两京十五日》,这也是一个马伯庸从历史的缝隙里“抠”出来的故事。
【来源:大洋网】马伯庸 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漪蔚 实习生 卢晓8月18日,“马伯庸《食南之徒》图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举行,众多读者慕名而来,会场座无虚席。马伯庸表示,自己对广州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与广州的不解之缘。
不管是当上班族时忙里偷闲地写,还是当全职作家后继续朝九晚五地写,他说写作的初心一直是出于兴趣,“写作和搬砖不一样,你再讨厌搬砖,每天搬100块,咬着牙搬200块没有问题,但如果不喜欢写作,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写作是骗不了人的。”
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