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暑期旅游产生的纠纷备受关注:一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母亲参加“40元4天3晚”的桂林低价游;外地一女导游因游客未购物,不仅在车上辱骂游客,还要求其必须再下车买够2000元才行。那么,旅游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坑点”?在出行过程中消费者该如何预防和避免产生纠纷?
“旅游过年”避坑 别贪便宜是关键春节旅游遭遇“景区购物骗局”“包车司机半路加价”等纠纷,游客要保留好相关凭证,及时拨打12345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旅游过年”。有数据预计,这个春节假期人口迁徙总量将大幅攀升,涨幅可能超过40%。除返乡探亲外,旅游也是一大主流。
旅游景点常常是游客体验新鲜事物的地方,但也是诈骗者活跃的地方。了解这些常见的骗局可以帮助游客保护自己不受损失。以下是十大常见的旅游景点骗局,看看你是否曾经中招:假冒导游:在热门景点,一些人可能自称是导游,向游客收取费用后提供错误或虚假信息,或者根本没有提供任何服务就消失了。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你们分享一个亲身经历,真的是让人心碎又无奈的故事!你有没有想过,打卡那些网红景点,结果却被坑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亲历的真实体验!你是不是也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那些美轮美奂的网红景点,心里想着:“哇,真想去打卡!
旅游是一项让人兴奋的活动,然而在享受美好风景的同时,你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旅游陷阱?今天,我们就来揭露五个常见的旅游误区,让你在下次出行时,能够更聪明地选择,避免被坑!1. 低价机票的诱惑你是不是也曾被那些“超低价机票”所吸引?“只需99元就能飞往海岛!”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
持续火热的北京旅游市场,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趁机牟利的温床。近期,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推销旅游产品,存在非法招徕、虚假宣传、不实承诺、擅自转团和网络引流等突出问题,以及游客到京后被动签订合同,行程中增加购物和自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