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在连云港市灌南县金佩家园小区,张树红用轮椅推着婆婆在小区里慢慢地散着步。“又带婆婆出来啦?”路过的邻居,热情地与她们打招呼。提起张树红,邻居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50岁的她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的婆婆殷建香,在当地传为美谈,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
【来源:太原日报】李燕卿悉心照料婆婆本报讯(记者 李涛 文/摄)“妈,饭好了,我扶您起来。”12月18日清早,69岁的儿媳李燕卿摆好饭,轻声叫醒91岁的婆婆贾玉梅。公公去世后,儿媳第一时间将婆婆接到自己家,同吃同住,尽心伺候。
周秋菊与家中老人合影。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丹 长沙报道5月6日早上7时许,家住长沙县路口镇龙泉社区的周秋菊起床后,第一时间跑到婆婆房里,服侍老人起床、洗漱、准备早餐……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后,她再匆匆忙忙地去外面做事。这样细致入微的呵护与照料,她一干就是17年,从未停歇。
婆媳关系是一道较为普遍的社会性难题,可对于下陆区东昌社区占本七小区居民李菜花来说,并不算什么难题。作为儿媳的她,21年来给婆婆端饭、洗衣服、擦洗身体,没有一句怨言,尽心竭力侍奉老人,备受村民赞扬,成为了街坊邻里口口相传的“好儿媳”。家庭氛围好:你搭手来我添力“妈,吃饭了。
潮新闻客户端“我是不幸的,有人说我的命比黄连还苦,幼年丧母,中年丧偶,但是我又是幸运的,有一个待我视如己出的婆婆和孝顺的儿子儿媳,他们是我生命中的光!”杭州萧山区义桥镇联三村三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的“孝贤媳妇”韩金仙说起自己的故事,温柔明亮的眼神里有坚定的力量。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更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在石家庄市正定县南圣板社区有这样一位好儿媳,她11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尽心尽力,无怨无悔,被左邻右舍交口称赞。她就是49岁的蔡秀军。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18日电(黄金袁) “作为儿女,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孝顺不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言行上。”朴实无华的话语,诠释着米东区地磅街道东山社区好媳妇门桂芝的殷殷孝心。
高爱香为婆婆梳头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通讯员 张启慧 济宁报道“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身边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不求回报。”5月6日,嘉祥县纸坊镇梁山村居民这样评价高爱香。高爱香是纸坊镇梁山村的一名村民。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视频剪辑 黄志刚通讯员 李澳庆 付逸飞今年50岁的张月芝是湖北省江陵县熊河镇新河村村民,她三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用坚强和勤劳支撑起完整的家,以实际行动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是村民眼中的好儿媳。
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初秋的傍晚,微风拂过脸庞,驱散了一天的闷热,在西咸新区正阳街道兰池佳苑社区一个普通小区里,一位年过百岁、身材矮小的老人拄着拐杖漫步其中,而老人的儿媳妇尹玉莲则陪伴在一旁,一边陪老人欣赏开得正艳的紫薇花,一边细心搀扶老人,并不时关心老人是否乏累。
【来源:双辽融媒】张秀华,女,汉族,群众,1976年4月生,东明镇王家村村民。26年来,张秀华辛勤侍奉残疾的公公直至公公去世,精心照顾病弱的婆婆,与丈夫相互支持,用心养育一双儿女,日子虽不富裕,但在她看来,夫妻恩爱、子女孝顺、家庭和睦就是最大的幸福。
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通讯员 赵炳长 吴淑君湖北黄冈红安县七里坪镇典明村有位孝顺儿媳陈勤荣,今年71岁,40多年来,一直精心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石生桂,尽管丈夫又聋又哑,丈夫的哥哥是智力障碍者,她仍不离不弃,勉力维系着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