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德安县第一中学校园门口,一名中年男子用自己厚实的肩膀,背着残疾的儿子向教室走去。这名父亲叫吴峰,今年45岁,其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他风雨无阻,坚持12年背儿上学。儿子说:“爸爸的背就是我的腿,上学的日子,无论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送我上学从没迟到过一分钟。
文/陈光明在父亲的诸多背影中,有两个给我深刻印象,像是深深镶嵌在我的脑海里。第一个背影出现在工地,当时父亲在一个煤矿当搬运工。与一般搬运不同的是,父亲来回都有活儿干,下山搬运木材,上山搬运钢轨,动辄约200斤。母亲说,父亲是脱了衣服“磨净嘎儿“(肉的意思),在卖命。
父亲今年87岁,生活在几百公里外的老家。最近他身体不适,打电话说想见一面。赶回去见他的路上,我想到很多和父亲相处的场景,最不能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小时候,我身子弱,经常去医院打针,从家到医院的路,我就常常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的背很厚实,也很温暖,有了背的依靠,好像打针也没那么疼。
民警原创上学的时候,学了一篇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字里行间流露出父爱的深沉和伟大,很多年过去了,文章里的某些字句仍然记忆犹新。总想着写点什么,来说说我的父亲,每次提笔又不知从何说起。前段时间父亲生病住院,在病床前陪伴了他几日,脑海中渐渐浮现出儿时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