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恐龙长得高?是什么原因令恐龙走向灭绝?一提到恐龙的主题,青少年们顿生好奇心。10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在浙江省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报告厅第八期“院士开讲啦”讲座中,带给青少年们精彩一课。
翻开部编版《语文》四年级课本,一篇《飞向蓝天的恐龙》向孩子们揭示了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发现。这篇课文的作者徐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恐龙院士”,他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命名恐龙最多的科学家。恐龙到底有多大?
11月22日,2023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云南省3人当选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林业大学教授杜官本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说:语文书里的龙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一个只停留在传说里的“龙”,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却是具象的,它有着各种象征意义,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因为,在我国的中小学教材里,“龙”的形象是多姿多彩的。“还记得《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吗?
人教版语文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作者、中科院研究员徐星带来开学第一课,揭秘恐龙如何演变成鸟类。这篇课文展现了恐龙家族经过亿万年的演化,怎么样从地面上一步步演化出各种各样像鸟的特征,演化出飞行的器官和飞行能力,最终飞向蓝天,变成了五色斑斓的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