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武汉,一种新的营销策略“剩菜盲盒”悄然兴起。“剩菜盲盒”并不是吃剩的残羹冷炙,而是餐饮商家将临近过期或当日没有卖完的面包、寿司、烧烤、麻辣烫、饮料等食品,随机组合搭配后以“盲盒”的形式打折促销。
近年来,盲盒经济蓬勃发展,各种盲盒层出不穷,如玩具盲盒、宠物盲盒、机票盲盒、酒店盲盒等。盲盒因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最近,一种名为“剩菜盲盒”的新兴盲盒在大城市中兴起,这种盲盒以实惠、划算为特点,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到远低于原价的食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张文章 当前,食品消费领域兴起了盲盒消费的风潮,剩菜盲盒也因此进入了大众视野,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拼个手气。剩菜盲盒的悄然兴起,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传递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环保理念,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应忽视。
“花钱吃剩菜为什么会被追捧?”“到底有哪些平台提供剩菜盲盒?”“剩菜盲盒安全问题该如何保障?”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剩菜盲盒消费提示,再度引发大众对剩菜盲盒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提供“剩菜盲盒”的平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市。剩菜盲盒大火的背后,专家表示,必须尽快建立行业标准。
“剩菜盲盒”是餐饮商家利用临期或当日未售完的食品、饮品等,随机组合后在线上进行售卖,并在原价基础上给予较大折扣的“盲盒”商品。“剩菜盲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餐饮浪费,具有创意性和互助性,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并且价格实惠,一时间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近日,“剩菜盲盒”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火了,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剩菜盲盒”,主打一个捡漏不捡陋。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酸奶、甜品店经营者表示,他们店里其实并没有产品卖不完的情况,之所以参与“剩菜盲盒”的销售,主要就是为了营销和引流,所以他们放进“剩菜盲盒”的产品,也都是新鲜制作的,并不是临期或销售不完的产品。
原标题:剩菜可以“盲盒”,监管不能“盲区”原价33元的面包组合15.9元就能买到、4.9元吃到了现酿酸奶和双皮奶、15.9元的卤肉饭还送卤蛋和素鸡……近日,“剩菜盲盒”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火了,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剩菜盲盒”,主打一个捡“漏”不捡“陋”。
临期食品可以放心买吗?近日,《消费者报道》发现在晚上八九点左右,多家烘焙店在打烊前,会有一些前来取“剩菜”的顾客。他们大多二三十岁,进店后向店员出示手机上的取件码或订单信息后,店员会将一个包装好的袋子交给他们,完成交易。
原标题:“剩菜盲盒”不能失掉安全底线以15元的价格买到原价约50元的面包;48元购入原价约86元的沙拉……近日,一种叫做“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在社交媒体上风靡一时,同时,其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所谓“剩菜盲盒”并不是真的被吃剩的菜。
“剩菜盲盒”、5折面包、“夜折”超市……近期,价格低、折扣大的临期商品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头好。“临期商品折扣店”也越来越多,除了线下超市的临期商品区、地铁站内面包店的5折面包,线上还有小程序把临期食品设计成盲盒,广受年轻人欢迎。近日,导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评论当前,食品消费领域兴起了盲盒消费的风潮,“剩菜盲盒”也因此进入了大众视野,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拼个手气。“剩菜盲盒”的悄然兴起,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传递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环保理念,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应忽视。
原标题:剩菜盲盒尤须安全“打开”18.9元可随机得到原价50元的3个面包;原价28元的当日现做网红奶茶,“盲盒”价仅需8.9元……性价比高、新鲜感强的“剩菜盲盒”,越来越受追捧。(12月18日《金陵晚报》)剩菜盲盒,是什么盲盒?这里的剩菜,并不是指吃剩下的饭菜,而是特指余量食物。
盲盒热还在继续,从玩具到文具,再到机票,这次盲盒盯上了“剩菜”。这里所说的剩菜,其实是指商店打烊前未售出的食物,商家根据剩余情况再随机搭配出售给消费者。近期,有一款主打这种消费模式的小程序,在南京悄然走红,吸引一些年轻人打卡体验。
4.8元买奶茶,11.9元买3袋面包,39.8元买原价近百元的咖啡豆……最近,“剩菜盲盒”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武汉等地悄然流行起来。所谓“剩菜盲盒”,贩售的并不是别人吃剩的菜,而是一些餐饮店铺将临期食品或者当日未售出的商品,以超低的价格、“盲盒”的形式在专门的平台上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