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肌酐轻度升高,并不一定代表存在肾衰竭,如长期健身的人群或高蛋白饮食的人群,也可存在肌酐轻度升高,需肾内科专科医生结合尿检等相关检查结果判断,如肌酐升高较明显也需判断是急性肾损伤还是慢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大部分为一过性,合理处理可恢复正常。
首先你要知道肌酐是什么?肌酐是一种小分子物质,是肉类代谢的产物。一般来说:肾衰1-5期的肌酐指数范围,1期肾衰血肌酐正常,2期肾衰血肌酐开始升高,达到178μmol/L,但不会超过,3期肾衰血肌酐波动在178-445μmol/L。
上次发了个问诊视频,非常多肾友留言,对血肌酐的问题十分关注。同样的血肌酐在不同患者身上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还需要进一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或测算肌酐清除率,从中你会发现,同样是血肌酐100多μmol/L,患者的GFR或CCR可以是60-90ml/min,也可以是30-60ml/min,甚至可以低于30ml/min,从而对应的慢性肾脏病分期也就不同。
近日有这样一则新闻登上热搜“男子发烧后2天连吃8颗退烧药去医院被查出急性肾脏受损”对此医生提醒近期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自行加大退烧药剂量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刘先生(化姓)今年33岁,最近因为流感出现了发烧症状,凭借以往感冒发烧的经验,他选择自行在家中服用感冒药和镇痛解热药物。
肌酐作为衡量肾脏好不好的重要指标,对肾脏病的诊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其中大部分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在血液和尿液中,肌酐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尿液中的肌酐浓度则会更高。因此,肌酐水平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肾脏的健康状况。造成肌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肾脏疾病。
通常肌酐在177~442微摩尔每升之间为肾病三期。肾病三期一般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确定,肾小球滤过率在每分钟30~60ml之间时,通常诊断肾病三期,此时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有一些患者有可能会有恶心,呕吐,乏力,疲倦,厌食,但是通常不会有水肿,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