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制菜占领商场”到“预制菜年夜饭”,去年以来有关预制菜的争议层出不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预制菜再度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有代表认为,用成品预制菜冒充新鲜烹调的菜品,可能涉嫌虚假宣传与消费欺诈,需要推动餐饮业对预制菜使用进行公示。
□大河财立方评论员 陈薇近日,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备受关注,因担心预制菜的营养、卫生问题,预制菜遭到了部分家长的抵制。9月22日晚间,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作 者丨陈梦璇编 辑丨喻淑琴好吃不贵,省事方便,“3分钟搞定一顿大餐”……预制菜的火热,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虽然预制菜被认为是有万亿市场潜力的“新蓝海”,但“防腐剂”“还原度”“高盐高脂高糖”三大标签,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态度,以及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和未来。
中新经纬9月18日电 题:预制菜进校园引忧虑,家长们在担心什么?作者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近来,关于“预制菜进校园”引起了关注,部分家长表示对预制菜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担忧。预制菜能否保障健康、安全?预制菜进校园应该在什么条件、规范下进行?
记者 李梦瑶“选择是痛苦的,但提前革新自己,总比等着被别人革命好。”济南本土预制菜品牌好煮夫餐饮创始人窦大海看到预制菜新国标出台,不禁感慨万分,几年前大刀阔斧的工艺革新,让他在此时找到了答案——选择是对的。
又到开学季,近日,一些学校提供的统一配餐引发了“预制菜进校园”争议,舆情正在持续发酵。但无论情绪如何,总体而言,以预制菜体系为代表的中餐工业化进程已经到来,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一进程,预制菜焦虑的到底是什么?
最近,“预制菜进学校”引发争议,不少家长对预制菜的安全和营养表示担忧。另一方面,预制菜市场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国内预制菜的渗透率已达10%至15%,预计2030年将增至15%至20%,市场规模可达到1.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