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很多疾病都可引发慢性腹泻,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胆囊炎、肠道菌群失调、糖尿病等。长期慢性腹泻会影响身体的消化吸收,导致身体虚弱、精神萎靡等,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益君康』科普团队出品小张最近常常跑厕所,而且每天要跑至少3趟。排便的时候,粪便大多为水样状,且伴随一股恶臭味。到医院就诊后,3周内便恢复了。医生表示,小张可能是患上急性腹泻了。对于腹泻,你真的了解吗?腹泻,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症状,俗称“拉肚子”。
多项科学研究显示,慢性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肠道有益菌显著减少,有害菌显著增多,失调的肠道菌群无法正常发挥肠粘膜生物屏障作用,导致肠粘膜长期持续遭到致病菌和有害菌的侵袭,肠粘膜出现炎症和损伤,有益菌酪酸梭菌的缺乏导致酪酸分泌不足,酪酸是肠粘膜再生修复所需的第一重要营养物质,缺乏酪酸,肠粘膜无法进行自我修复与再生,肠道一直处于营养不良、虚弱、病态,导致慢性腹泻。
生活中有一类人,特别容易“拉肚子”,甚至拉肚子拉成了“习惯”,天长日久,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是因为这些人都特别容易受寒吗?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是由于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粪便稀薄,次数增加,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