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曾经多么强盛的王朝都会倒台,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但在这些国难危急的时刻,也总有人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再次将这国祚绵延数十、甚至数百年而不倒。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六位为国家绵延“续命之人”,那么,他们都是谁呢?
岳飞民间基础好,文天祥官方基础好。岳飞的形象经口口相传,更饱满,更立体,有勇有冤,也更让人心疼。文天祥呢,则相对扁平化,事迹多见于史书,完全正面形象,小说和野史都很少提及他,百姓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上,至于他有哪些具体的爱国行动,老百姓很少能说出个一二三。
何开四撰文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国士无双,天下嘉庚!陈公,闽籍同安集美人也。幼承庭训,慈母谆谆教诲;受业私塾,书歌四书五经。闽之风,海之魂,铸造嶙峋风骨;重家国,尚大义,昭彰坦荡胸襟。为父分忧,十七下南洋;商海沉浮,吹沙识真金。 三十而立,挽狂澜于既倒;父债子还,扶大厦之将倾。
说杜甫会骂人,很多人一定会回怼:“你开什么玩笑,杜甫会骂人?人家可是千古不朽的诗圣,怎么可能会爆粗口呢?”的确,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至死是少年,而杜甫给人的印象却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形象,满脸尽是时代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