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下NAS折腾的历程,去年年底入了瑞芯RK3588的Rock 5b开发板,因为是16GB的顶配版,所以可玩性非常不错,可以在上面加装传感器,安装各种各样的Docker容器,实现各式复杂的功能。
对于影音爱好者来说,一般观看影片需要这么几个步骤,寻找资源→使用BT工具进行下载→资源命名整理→硬链接→使用emby、jellyfin、plex等进行资源信息搜刮→然后截图发到群里大喊看我影片墙好不好看,虽然概括是以上几部,但是实际操作下来有许多的坑,比如找资源的时候需要每个资源站搜索资源进行对比、下载电影名称不规范影响信息补全、媒体库整理的时候涉及到做种保种问题等,那么一款用来解决它的工具来了NAS-TOOL。
或者换一个话说,就是把你家里电脑上的硬盘通过一个设备然后分享到互联网上,从而可以让你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来访问存在这个硬盘上的数据,同时也可把其他设备上的数据通过网络的方式传递到这个NAS设备上,从而起到资料集中管理,拓展设备储存能力的作用。
首先声明这篇所写的不是之前的众多豆瓣App们,而是现在的那个绿色的“豆瓣”App。之前的豆瓣App们由于太分散了,导致我基本上只用豆瓣广播和豆瓣东西,而标记书影音主要通过网页完成。现在新“豆瓣”App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因此,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下我在使用NAS搭建家庭影音库、进行日常优化、下载工具以及保护数据安全方面的一些好用方案,这些方案是我多年来使用NAS的经验总结,虽然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但可以帮助很多新手少走弯路。
NAS-Tool是一款由于jxxghp大佬开发的NAS媒体库资源归集整理工具,举一个例子,比如我正在豆瓣刷着电影信息,想看《三体》于是我在豆瓣上找到《三体》,点击后面的‘想看’,然后在我的NAS里就已经开始下载了,并自动分类整理。
近些年随着品牌NAS厂商的设备价格不断下探,越来越多人组建了属于自己的NAS存储系统,而大家组建NAS设备基本上就是影音和备份两个方面的主要用处,今天这篇文章就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简单分享最近的折腾体验,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