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第一种“转基因”植物面世以来,转基因技术就一直饱受争议。虽说历经30多年的技术更新,目前世界上已有上百种转基因植物诞生,但早已被“妖魔化”的转基因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而在我国的转基因争论中,有人谈“转基因”色变,更有论调声称袁隆平院士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是转基因水稻,莫名的让人慌的一比。
新华网长沙10月10日电 杂交是两个品种的生殖细胞结合,对作物进行了遗传改造。杂交水稻是将不同品系的水稻父本和母本杂交产生后代,使用的是传统育种方法。一般的育种思路是,选一种各方面性状都好就某些方面差的品种A,再选一个有一个或几个性状好的品种B,让这两个品种的性状正好互补。
生物安全和生物技术相伴而生,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理性对待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湖北省农业科技人才办公室推出“转基因与我们的生活”系列宣传活动。杂交水稻是不是转基因农产品?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和科学家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
据新华社消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于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多年来,公众因为信息不对称、认知有偏差等原因,对作为新生事物的转基因存有争议与疑虑,这都是正常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转基因问题的看法,“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个新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福建日报》2024年10月24日08版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种子协会评选出“十大杂交水稻荣誉品种”,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团队选育的“汕优63”位列榜首。在世界稻作史上,“汕优63”是当之无愧的功勋品种。
谢华安(右)与袁隆平在海南南繁基地(资料图片)。 省农科院供图东南网6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胡海明 陈晓星)今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杂交水稻技术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