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鼻饲前应将床头摇高 30 度~45 度以免呛咳。②鼻饲量不宜过大,每次 200~300 毫升为宜;鼻饲液温度为 38~40℃,可将液体滴于前臂 内侧敏感皮肤处,感觉不烫即可。③速度不宜过快,每次应不少于 20 分钟,过快易导致腹泻;每次鼻饲间隔时间应不少于 2 小时。
鼻饲管作为营养供应的重要途径,不仅适用于老年人,也适用于术后吞咽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在家庭护理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鼻饲管是一种低风险导管,患者在住院期间已经习惯了它的使用,但在家庭护理中仍然存在风险。
今天下午,有一个30多岁的男子拿着一个密封在包装里的胃管,以及一个一看就是从患者胃里拔出来的脏污胃管,盘成一团装在一个塑料袋里,管子都已经被胃液腐蚀的发黄发绿了。这种发黄发绿的留置胃管,一看就是“超期服役”了,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需求逐年增加,当留置胃管的老年患者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常常因为仍然无法自行经口进食需要带胃管回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鼻饲管”,通过这条管给患者注入食物,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病例介绍及治疗经过半年前,52岁的温叔因脑梗死4月余,遗留有吞咽功能障碍,留置胃管,于2019年12月底入住我院康复医学科。随后,对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右侧面肌无力,舌运动感觉减弱,咽反射未引出,咳嗽反射减弱,洼田饮水试验4级(异常),反复吞唾试验2次 / 30秒(异常)。
6月28日,在2023年老年健康与智慧照护学术交流会暨北京市老年护理中心培训班首期结业典礼上,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指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需求十分迫切。对于一些不能张口进食或者咀嚼困难、吞咽困难,抑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就需要长期留置胃管。
鼻饲是最为普遍的医疗操作之一,使用鼻胃管是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支持、药物服用、检查诊断、评估胃内容物等作用。但鼻饲在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如误吸导致的相关性肺炎或肠道反应、导管相关并发症、代谢异常等。鼻饲护理包括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鼻胃管的维护、鼻饲营养物质及药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