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代,中法战争中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是抗击法国侵略者的英雄,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成员,因起义最终的失败退入了越南,在这里刘永福带领部下,审时度势,托庇在越南王国政权下积蓄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并在后续的对法作战中连续大捷,杀伤大量法军。
2012年,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专题展览上,有关中日甲午战争部分,展出了两位民族英雄邓世昌、刘永福肖像照片。其中,对刘永福的介绍是:“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曾在中法战争中配合清军共同阻击法军,多处取得胜利。中日甲午战争时,为帮办台湾防务。
刘永福是个真真正正的苦孩子,1837年生于防城,自打出生起,家里穷得连粥都吃不饱,在我们还在读小学的年纪,十岁出头的他就外出,在中越边境一带谋起了生计,当过船工、也当过店员,但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越南,他的勤劳并没有让他衣食无忧,如果照这个脚本继续下去,刘永福将会和绝大多数中国贫民一样穷苦到老,更加和什么法军、日本、台湾扯上什么关系了。
对晚清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黑旗军和刘永福,在发生在公元1880年代的中法战争和发生在公元1890年代的甲午战争中,其实黑旗军和刘永福都曾经参战,并分别给入侵的法国和日本军队造成过相当的损失,那么黑旗军究竟是怎么来的?
这是一面经历了战火硝烟、承载了一代传奇的旗帜。透过岁月斑驳、风雨留痕的旗面,仿佛历史重现,一场清末抵御外辱之战,令人荡气回肠。本期《广西故事》带您探寻革命文物所蕴藏的历史密码。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清末黑旗军的军旗。
广西自古为岭南百越之地,秦时属桂林、象郡。直至宋朝建制广南西路,以广信分界,广信之西谓之广西。广西自秦朝至于明朝,鲜有出类拔萃之名将,直至清朝,太平天国起义,涌现出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等能征惯战之太平天国名将。
初中时上历史课,学到清末老将冯子材率黑旗军抗法,获胜,不明白这黑旗军是什么部队,满清军队只有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八旗中也没有黑旗一说呀,去问历史老师,历史老师嗫聂喏喏也没说清楚,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黑旗军,它是咋来的?
钦州市:古称安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易名为钦州,钦州市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重要的兴盛地、传承地之一,钦廉民系正是世居于此 ,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节点城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