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日报 11月12日,在全州县才湾镇上新塘村一家生态农场种植基地内,200亩芦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对芦笋追施肥。“我们用芦笋废料喂牛,所产生的牛粪再放入养殖蚯蚓的芦笋地里,循环利用,转化成有机肥,种出的芦笋品质好,收益高。”农场负责人王东平介绍。
晚秋的阳光透过树林洒下斑驳的光影,行过林间几条羊肠小路,在茂密杨树林下的一处并不起眼的地方,是聊城市茌平区菜屯镇林海新村的蚯蚓养殖基地。一排排黑褐色的隆起,是一垄垄的“蚯蚓养殖床”,养殖户范秀明随手抓起一把泥土,就能看到一条条肉红色的蚯蚓在在他手里有力地蠕动着。
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出现了“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小小蚯蚓引起广泛关注。蚯蚓在我国的药材典籍记载中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药材,俗称“地龙”。尽管地龙作为中药材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但野生蚯蚓的捉捕从未像近些年来这般疯狂。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蚯蚓是用来改善土壤和钓鱼的。但在魏桥镇东刘村,蚯蚓却变成了可养殖的产业,成了村集体增收的“法宝”。春风送暖,魏桥镇东刘村的蚯蚓养殖基地开始忙碌起来。工作人员沿着蚯蚓养殖床进行土壤翻松,并将准备好的饲料添加到养殖床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