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受访者供图1月14日,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院院长、张斌教授带领其团队,在西昌市泸山附近进行地理考察时,偶然发现了一批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大约有44个,长度范围在15厘米至27厘米之间,步幅均匀,形态清晰,初步判断可能属于兽脚类恐龙。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黄河三峡大景区管委会恐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于近日新发现一组五枚小型恐龙足迹化石。经专家初步判断,这组化石为白垩纪时期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之一。
来源:新华网记者5月27日从云南省禄丰市自然资源局获悉,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恐龙山镇梨园村委会滑石板村后山发现距今约1.2亿年白垩纪早期恐龙足迹化石群,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数量多、类型丰富,刷新了禄丰地区发现恐龙足迹化石数量的纪录。
近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内,黄河三峡大景区管委会恐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新发现一组五枚小型恐龙足迹化石。经专家初步判断,这组化石为白垩纪时期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之一。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黄河三峡大景区管委会恐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于近日新发现一组五枚小型恐龙足迹化石。经专家初步判断,这组化石为白垩纪时期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之一。
经过近半年的田野调查和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团队证实,在西藏昌都市冻多村的两处恐龙足迹化石中,发现了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论文发表在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研究人员在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山镇梨园村发现数量众多的白垩纪早期恐龙足迹化石。现场测定地层年龄显示,恐龙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虽然已经超过1.2亿年,但现场很多足迹保存却依然十分清晰。这些恐龙足迹化石最早由两名当地村民上山牧羊时发现,报告给了自然资源部门。
科技日报记者陆成宽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新疆哈密距今约1.3-1.2亿年的下白垩统吐谷鲁群胜金口组中,发现9个兽脚类足迹化石,依据兽脚类足迹的大小,推断造迹恐龙的臀高约65厘米、体长约171厘米、体重约30千克,是小型兽脚类恐龙。
蜥脚类恐龙家族以各种庞然大物而闻名,梁龙、腕龙、马门溪龙都属于这个家族。最近,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在西藏东部昌都市冻多村发现两处重要恐龙足迹化石点,其中一处是目前已经发现世界最小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大小从8.8厘米到15.5厘米不等。
近期,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科考团队在凉山州西昌市开展地理考察时,在泸山一处裸露的岩层面上,发现多个恐龙足迹化石。通过清理和统计工作,该处岩层面上有约40余个恐龙足迹,足迹的长度在15cm—27cm之间,宽度在9cm—17cm之间,有着不同方向的行迹。
我国科研团队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发现两处重要恐龙足迹化石点,其中一处为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最小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相关成果近日在《历史生物学》发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最大、最年轻且仍在上升的高原,西藏昌都等地区的侏罗纪地层的最大厚度超过4800米,其中就包括大量恐龙足迹化石。
9月24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中心的古生物专家来到贡井区一处建筑工地的边坡,小心翼翼地使用工具将几块化石取出,然后带回馆内收藏。根据他们研究,基本确定该化石为恐龙的肢骨、肋骨和椎体,距今大约1.5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