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吃饭不快的儿童,吃饭速度较快的儿童体质指数、腰围、腰高比、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较高,在校正性别、年龄、睡眠时长、不吃早餐、看电视、使用电脑等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吃饭过快的儿童超重肥胖风险是吃饭不快者的1.8倍。
从人看到、闻到食物起,负责调节饱腹感、抑制食欲的瘦素就开始分泌,但需要20~30分钟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吃饭过快,会在“饱”反馈还未形成之前就吃下过量的食物,瘦素也来不及告诉大脑“该停止了”,摄入的食物量就会超过人体实际需求,热量自然会超标,易引起超重或肥胖。
在互联网时代,人与手机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吃饭时、睡觉前、乘车时……手机每时每刻都在陪伴着我们。其实,这些习惯并不健康,日本京都圣母大学与奈良女子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边吃饭边使用手机,可能增大长胖风险。
小时候,我们常常听到“快点吃饭”的催促。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人吃饭也是速战速决。专家建议要细嚼慢咽吃饭,在细嚼慢咽的过程中唾液跟消化液充分跟食物的混合和膨胀更有利于增加你的饱腹感,降低你的饥饿感,更有利于你控制体重。
想要管理体重的人,常常会纠结于这个不能吃,那个也要忌口;早餐该如何选择?午餐又该如何搭配?这一餐热量是否超标?……每天因为吃把自己搞得非常累。事实上,我们一天24小时里有2个“发胖时刻”。若能把握好这两个时段,控制体重就非常容易出效果!
俗话说,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年轻人暴饮暴食。其实,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因此,我们应做到食不过量。一个人的能量需要量取决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水平等许多因素。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德国《时代》周报网站11月4日刊发文章,题为《为什么狼吞虎咽真的不健康》,作者是克劳迪娅·维斯滕哈根。文章摘编如下:针对不同的饮食习惯,尤其是狼吞虎咽对健康的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德国柏林沙里泰大学医院内分泌与代谢医学诊所的医生斯特凡·卡比施。